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那孔窑洞
来源:渭城区纪委监委 作者:颜敏娜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3-18 17:26:35

过年回乡,发现老家的窑洞塌了半边,残存的窑拱和门框依然倔强地支棱着,像老龟不肯缩回壳里的脖颈,塌落的土块里混着当年砌炕的青砖,让我的记忆溯流而上,带我回到十二岁那年。

春分刚过,槐花就挤满了枝头。奶奶总把晒干的槐米缝进枕头,说能安神,她系着印花布围裙,在窑洞前的空地上教我辨认花籽:“这是指甲草,开红灯笼似的花,能染指甲;那是蜀葵子,杆子比你个子还高。“爷爷蹲在砖砌的花圃旁,用铜烟锅拨开土,往我手心倒几粒黑芝麻似的花种,那时我总把种子撒成歪扭的蚯蚓,他便用长长的烟杆在地上写“春”字让我临摹。

夏至的日头能把晒场上的麦粒烤得噼啪响,窑洞里却凉浸浸的,砖缝里渗着潮气,竹凉席铺在炕上,奶奶摇着扇子讲故事,讲着讲着声音就化在蝉鸣里。爷爷把放在井水中冰过的西瓜切开,沙瓤上凝着细密的水珠,甜味顺着砖墙的凉气往骨头缝里钻。

霜降前后,院子里那棵老柿子树就挂满了黄橙橙的“灯笼”。砖砌的灶台连着土炕,奶奶油饼的香气混着柴烟,在窑洞里织成暖黄的网。爷爷踩着梯子摘石榴,裂开的果实在围裙里滚作一团,门墙外秋风吹得急,窑洞门楣上悬着的辣椒串和玉米却愈发精神,像串凝固的爆竹。

冬至那日,爷爷用晒干的牛粪煨着火,我趴在炕沿看那些黄褐色的粪饼,感受着愈发滚烫的炕头,砖砌的壁龛里供着灶王爷,供碟里的水晶饼被火光照得晶莹。奶奶把我的棉鞋翻过来烤,鞋底蒸腾的水汽在窑顶结成珠网,并为我拿来烤的酥脆的馒头,麦香混着炕泥的土腥,织成一张昏昏欲睡的网。

又起风了,半扇残破的窑门仍在轻轻叩打门框,那节奏多像那年夏夜,奶奶摇着扇子为我驱蚊的声响,只是这次,再没有人应声开门,说一句“窑里暖和,快进来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