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清风徐来莲香溢 廉韵润家国运兴
来源:永寿县纪委监委 作者:牛彦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3-11 17:31:50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既是中华文明千年传承的精神密码,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鲜活载体。从毛泽东“恋亲不为亲徇私”的铁律到周恩来“不许扛我的牌子谋私利”的家规,从焦裕禄“不能占公家便宜”的谆谆教导到张富清“不给组织添麻烦”的质朴坚守,清廉家风如同一泓清泉,滋养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涤荡着党风政风的浩然正气。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当以清廉家风为修身之本、齐家之要、治国之基,让廉洁之花在千家万户常开不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教化,《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见不义之财勿取”等箴言,将崇德向善的种子播撒进代代子孙心田。红色家风更是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传家宝”,习仲勋以“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孝”立身传家,杨善洲用“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沾”教育子女,这些闪耀着党性光辉的家风故事,早已超越家庭范畴,成为民族精神的丰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在传统文脉中汲取养分,在红色基因里赓续血脉,方能筑牢抵御贪腐侵蚀的文化根基。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党员干部的家风绝非私事小事,而是折射政治生态的明镜。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家风建设纳入纪律规矩,正是以制度之力扎紧“不想腐”的藩篱。现实中,个别领导干部纵容亲属“靠山吃山”,默许家人“借权生财”,最终身陷囹圄的案例令人警醒。反观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定下“不准家人搭乘公务车”的“三不准”原则,钟南山坚守“医者仁心、不谋私利”的祖训,生动诠释了“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的深刻哲理。党员干部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常吹“廉洁枕边风”,勤念“廉政治家经”,让清廉成为代际相传的家族基因。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桂梅用病弱之躯托起大山女孩的求学梦,当“时代楷模”黄文秀将青春热血倾注脱贫攻坚事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品格的崇高,更是家风力量对社会风尚的引领。当前,“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在全国铺开,4300多个家风馆如星火燎原,50余万场家风巡讲润物无声,这昭示着:每一个家庭的清风正气,终将汇聚成民族复兴的浩荡东风。党员干部更应争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纪律教育的“宣传员”、优良作风的“传承人”,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党员干部当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自觉守护家风净土,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胸怀涵养家国情怀。让我们携手并肩,让清廉家风如春风化雨滋养心灵,如灯塔明光照亮征程,共同书写新时代共产党人“家风正、政风清、社风淳”的壮美华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