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腊八情
来源:驻乾县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 作者:解军联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1-07 16:00:42

腊八,曾是儿时多么盼望和怀念的节日。因为过了腊八就是年,大人们提前忙着给家里贮备年货,给小孩们买过年的衣服,有些家里会自己给孩子做过年的衣服。

腊八,佛教的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相传这一天是佛祖成道之日,所以佛教也称“法宝节”“成道节”。这一天南方一般会煮腊八粥,而我们关中一带则是吃腊八面。在我家乡,每年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面。

腊八面很有讲究,做腊八面之前先要做好“腊八臊子”,也就是腊八菜,这是展示烹调手艺高低的平台。家乡的腊八菜很丰富,是将猪肉、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豆腐等多种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或条状,然后佐以大葱、蒜苗、茴香等调料,用文火烩炒在一起,还要提前煮好一些白豆、红豆之类备用。

再就是准备面,面要和的均匀,软硬适中,擀时要拿稳放平,用力要匀,先松后紧,先慢后快,富有的律地一推一压,将面团擀成一张大大的薄面片;然后在摊开的面片上撒少许面粉,一层一层均匀地折叠;用刀切好,切时刀尖不离案,刀把缓缓向前推,伴着"咯吱”的音符,一条条不长不断的腊八面就做好了。然后,水开下锅腊八面,再倒入提前准备好的豆子和腊八菜,这样,色香味形俱全冒着飘香热气的腊八面就能开吃了。腊八面吃起来爽畅淋漓,劲道有味。

小时候我常常不理解,腊八面为什么要比平时的早饭做的早,又会有这么多的“臊子”,像个大杂烩,而且每次妈妈都会让我们吃饱吃撑。

后来我听说这是一个和秦始皇有关的故事,传说秦始皇在位期间修建长城,因路途遥远民工常年不能回家,到了腊月初八,秦始皇就下令给民工们放假,让大家回家过年。民工们欣喜若狂,等不急天亮就拿出了仅剩的五谷杂粮蔬菜等熬成了粥,大家一大早就吃的饱饱的,然后赶路回家。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修长城的工友们,每年腊月初八都吃“腊八粥”(我们这一带是腊八面)。传说虽然无法考证,但想想也挺有道理。还有一个故事是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领岳家军抗金打到了朱仙镇,正值数九寒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腊月初八这一天百姓们前来送粥,岳家军饱餐一顿“千家粥”最终大胜而归,人们为了纪念,每年腊月初八家家户户便会以杂粮豆菜煮粥,终成习俗。

不管是什么样的传说故事,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那就是对国家强大、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向往。现在,我每年腊八一大早还要吃上一顿饱饱的腊八面,那种滋味,是一种情感,寄托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