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国无精神不强 人无精神不立-----观看《觉醒年代》有感
来源:彬州市财政局 作者:孙俊峰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12-20 10:53:03

近期,我和妻子重新观看了《觉醒年代》。我不知不觉被剧情中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知识分子一腔爱国热血和寻求救国之策的精神所感动。偶尔,我也会因故事情节而情绪激动,为他们处境而担忧,为他们的遭遇而热泪盈眶……一家人完完全全沉寂在剧情之中,而不能自拔。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正因梁启超先生的一声呐喊,中国知识分子先知先觉,逐渐地觉醒过来,以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人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序幕。

“精神居形体,犹火燃烛矣。”

精神之所在,血脉之所在。

人,有了思想,身体能有灵魂,人们有了思想,民族才有希望。

北大--中国最高学府,代表着当时最先进文化和思想潮流。蔡元培校长不遗余力改革创新,招贤纳士,大力倡导“科学与民主”两面旗帜,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刘半农、钱玄同、高一涵、毛泽东等人汇聚在此,寻求真理,寻求人民解放,民族独立。陈独秀《新青年》创刊,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他们一边教学,一边做学问,他们一边办报刊杂志,一边探索救国出路,以笔为载,引领时代。

故,吟诗为证:

高山流水遇知音,

风雨琴声陶然亭。

花雕浊酒缘相逢,

只为此生谋大同。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他,从反对袁世凯复辟开始,就孜孜不倦地寻找解放人的思想、改造人的思想。他五次批捕人狱,四次出狱,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奋力抗争。他,不言败,不屈服,不低头,不投降。于是就有了这句名言:“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陈独秀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他敢于创新,敢于奋斗,敢于追求,敢于承担。于是乎《新青年》从创刊以来,就以介绍新文化、新知识、新思想为启蒙教育,感化教育人民,引领时代思潮,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最闪耀的的思想火花,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革命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

剧情中有许多感人的细节。“君曼,亲爱的,不要哭,不要哭好吗?你知道我心里比你更难受吗?我怎么舍得离开你,离开孩子。其实我也想哭,我想痛哭一场,为今日的中国而哭,为广大的劳苦大众而哭。君曼,你知道今日的中国病有多重吗?靠和风细雨能改变中国吗?不,不可能!我要招来一场暴风雨,彻底冲洗社会的污泥残渣,打破这黑暗的社会,建立一个属于广大劳苦大众的社会,让他们永远得到光明。亲爱的君曼,为了革命,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还怕得罪人吗?在这场大革命中,不能怕死,怕死救不了中国,我要当战士,我要当勇士,我要冲在最前面。”

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在一百年之前,当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化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的情况之下,他们始终为人民独立摇旗呐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奔走……

一百年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从红船起航,一路向前,历经艰难险阻,从井冈山到延安,从山西到北京,形成了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胜利。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它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它成为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灯塔。

“吾道终当行九域,慷慨以身相许。”

“伫看十年后,红花开满地。”

理想信念,犹如火炬一般。面对敌人,面对生死,义的无反顾。“做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实枪弹荷催不垮我们的理想信念、屠刀利剑撼动不了我们的坚强意志,正是一个个革命者对革命、对共产主义坚定无比的信念与忠诚,才能面对屠刀视死而归,才能在征途中勇往直前,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才能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

李大创刚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前门大街遇见了长辛店工人葛树贵,看见他的妻子为给孩子治病下跪乞讨,得知需要三十几块大洋的住院费,在身无分文情况下,不惜把自己的衣服怀表拿去当铺当掉,想办法让他们夫妻给孩子治病,救了一家人的“命"。作为北大教授和撰稿作家,他每月300块的收人,却一生没有留下任何积蓄。曾有人这样评价他:“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革命,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自己心中的理想。

一百年,从李大钊到夏明翰,从邓中夏到江竹筠,从佟麟阁到马本斋,从刘胡兰到方志敏,从杨子荣到杨靖宇,从陈独秀到陈延年,从林祥谦到闻一多,从钱壮飞到彭拜,从鲁迅到瞿秋白,从孔繁森到黄大年,从黄文秀到张桂梅,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所在。

正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力量的聚集,才改变了国民思想,才成为推进近代历史进步的潮流,所以,才有了今日中国之辉煌。

剧中有这么一段情景催人泪下:因为担心李大钊的安慰,赵纫兰挺住身孕冒着风雨,到北大给李大钊送饭。坐在北大的长廊,赵纫兰和李大钊之间的相漏以沫,真情诉白:“守常,你是干大事的人,你每次跟我讲的那些大事儿啊,我有的听得懂,有的听不懂,但是我不管我懂不懂,我就知道你是在为别人做事,为老百姓做事儿,做的是大好事儿,所以我不能拖你后腿,我会把家给你守好的,你就放心吧。”

“憨坨啊,你知道我最开心的事儿是什么吗?我最开心的就是收到你从天津从日本给我寄过来的信,我就拿着那些信,就到咱们村让大先生给我读,读完了以后,晚上我就在煤油灯下,我就一遍一遍地看,我就用手描画着你写的那些字,我就在想我要是认字儿就好了,我要是认字儿,我就能给我的憨坨写封信,我就能跟我的憨佗说说我的心里话。”

李大钊哽咽地说:“我对得起天下,却唯独对不起你。”

……

陈延年,他的一生为了革命无惧无畏,执着地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以至于在被捕后,面对刽子手的屠刀,他高声喊道: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

陈乔年更是年仅26岁被枪杀……

李大钊38岁英勇就义,陈延年29岁,陈乔年26岁,赵一曼31岁,刘胡兰15岁,雷锋22岁,黄继光21岁,邱少云26岁,杨靖宇35岁,李向群20岁,张思德29岁,江姐29岁,王伟33岁,黄文秀30岁……

15岁、20岁、21岁、26岁,人生中最美的青春年华,却永远定格在丰碑之上,鲜红的血液洒在炙热的大地之上,这怎能不让人为此动容呢?怎能不让人永远铭记呢?

百年历史,波澜壮阔,岁月长河,川流不息,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今天,我们的青年根本无法想象,曾经有一群青年,他们把毕生献给了理想信念和革命事业。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牺牲能换来什么,他们只是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守护着自己的信仰,一步一步坚定的走了下去。正如奥维德所说,“有理想和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

100年前,他们活出了青年人最好的样子,令我肃然起敬,落泪。

李大钊和陈独秀在逃亡路上,看到祖国大地满目疮痍,百姓民不聊生,陈独秀拿出身上仅有的钱给了灾民,随即跪在地上,放声大哭。他痛下决心,一定要把中国引向光明之路,让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于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犹如一道曙光划破了中国的黑夜。

……

青春散发活力。正是因为年轻人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从而汇聚成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伟大的建党精神……

跨越时空,精神火炬照亮了中国,正是这些伟大的革命奉献精神汇聚起强大的力量,推动了历史滚滚向前……

今天,我们更应该更应该从中汲取力量,立志追求真理,用理想信念之光照亮人生旅途,寻找属于自己年轻一代人的梦想之路、奋斗之路、幸福之路。

百年沧桑,青山依旧。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