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浅谈贪欲之害
来源:泾阳县纪委监委 作者:闫满堂 刘君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12-17 16:13:41

贪欲,顾名思义就是贪婪的欲望。贪欲会造成一定的后果,轻则为社会公德所谴责,重则为国家法律所不容。常思贪欲之害,于私能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家庭和睦,一生享受幸福生活;于公能问心无愧,公正执法,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该语出自《韩非子·六反》,意思是人的贪念如同野火一样,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形成燎原之势,进而将人焚烧毙命;人的欲望就好像江水一样,如果不加以遏制就会掀起滔天巨浪,最终使人溺水而亡。

知足常乐这个成语,出自先秦·李耳《老子》,意思是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古人讲“今日居官受禄,当思昔日秀才时,又思日后解官时。思前则知足,思后则知慎。”保持良好心态就要“知足”,不该得的,不要强求;不能得的,绝不能有非分之想。党章要求党的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厉,全体党员应坚持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逾越制度这条“红线”,不碰纪检这条“警戒线”,不触法律这条“高压线”。

廉洁从政、清白为官是职业道德和纪律制度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干事创业、延续政治生命的前提条件,是一种政治智慧。因此,党员干部要有一颗“平常心”,把握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个“总开关”,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以高尚的情趣陶冶自己,以勤勉的工作充实自己,切实做到慎独、慎欲、慎微,使自己的人生有内涵、有品味。贪心无边海嫌窄,心底无私天地宽。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常思贪欲之害,既是党性原则的要求,又是严以律己的方法,只有通过认真的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才会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顶得住歪风、经得住考验,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得好、用得正。

要远离贪欲之害,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摒弃非分之想。在现实生活中,因贪且想占有的东西,往往是非分的。在贪欲面前,如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满足一次自己的贪欲,等于向自己毁灭的坟墓迈出了一大步。严格要求自己,常去非分之想,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个堂堂正正的清白人。常思洪水肆虐之害,方能筑牢防范“堤坝“。常思贪欲之害,才能筑起思想防线。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面对社会生活中种种诱惑,心不为其所动,志不为其所丧,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公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