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清廉之道
来源:泾阳县纪委监委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 作者:常双秀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12-06 17:43:03

昔者,有贤吏李公,居官清廉,深得百姓拥戴。一日,乡绅刘某欲谋私利,夜携重礼至李公府邸,辞曰:“此些许薄礼,望君收下,权作感恩。”李公笑而不语,将礼盒推回,正色道:“民膏民脂,岂可私用?今日君贿我,来日我何面目立于庙堂?”刘某惭愧退去,自此收敛行事。

李公为官有训,常言:“官者,民之仆也,仆不自律,何以为民谋福?”其施政宽严并济,赏善罚恶,公正无私。治下盗贼稀,民风淳,皆因其常怀法纪于心,慎独慎行。

然清廉易知而难守,稍有懈怠,便易失道。李公常以古训自警:“修身齐家治国,须以心为本;心不正,则权必失守。”有传其座右铭云:“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权为民用,绝无偏私。”

后人谓:“李公之廉,非外饰,乃本心之持正也。”廉者,非独拒贿而已,乃律己之道,慎微之德。正如《周易》云:“见善如渴,见恶如仇。”清廉之本,须在权衡之际,守其本心,不动于欲,不惑于利。

为政者,当怀李公之志,常修内省之功,守公仆之责。正所谓:“清则人敬,正则事明。”身居庙堂,惟清廉以正道,方不负黎庶、不愧天地。

清廉是为政者之本色,是权力运行之底线,纪检监察工作者尤须以法纪为镜,以廉政为志。纪检监察工作须永葆清廉之道,以心存敬畏、以德治政,须筑牢拒腐防变之堤,守清风正气之道,守初心使命、秉公心、立民心。唯清则正,唯廉则明,方能不负民望,成风清气正之治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