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小侄女抱着手机神秘兮兮的问我:“你知道公仪休是谁吗?”我摇摇头:“在下孤陋寡闻,你给我讲讲呗。”就这样,被小侄女给我安排了一节“廉政小课”。
只见她打开手机一阵捣鼓,从她的收藏夹中打开了一个动画短片:公仪休是鲁国一位新上任的宰相,非常爱吃鱼,有天一位提着两条大鱼的客人上门拜访,他却说:“我从不吃鱼,赶快拿回去”,那位客人便灰溜溜的离开了。他的管家不解地问道:“你那么爱吃鱼,为什么不要这送上门的鱼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喜欢吃鱼,才不接受人家的鱼。否则吃了别人的鱼,就要照别人的意思办事,必将会枉曲法律成为罪人,被罢免宰相之职,还能吃得上鱼吗?而我拒绝了这些送来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那样,我还能经常供给自己鱼吃啊。”
看完这短短五分钟的动画片,我不由得感叹这小小故事蕴含的人生大道——拒绝眼前的利益,始终保持清廉,才能“不受人鱼,其鱼长存”。反观社会现状,不乏一些领导干部,不洁身自好,将廉洁初心抛之脑后,造成严重腐败,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给党给人民造成巨大损失。如贵州省原副省长王某,他的爱好是兰花。兰花本是君子的象征,在他这里却成了受贿的“幌子”。“围猎者们”投其所好,他便心甘情愿地“被围猎”。他们以“附庸风雅”之名行权钱交易之实,让“任是无人也自香”的兰花蒙了羞。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苏某,对拉菲红酒情有独钟,在酒精的麻痹中,在享乐主义的驱使下,他一步步走向腐败的深渊……这些甘于被“围猎”的官员,为了填补自己欲望的沟壑,把公权力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堕入贪婪的沼泽中,最终被贪婪所吞噬。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正是公仪休爱而不贪,心中对纪法有所畏惧,才能做到强大的自我约束和控制力。贪赃、枉法、丢官、受罚,这样简单的内在联系,小孩子看了都能够理解和认同,可是一些有着高文凭高学历的党员领导干部,却容易被眼前的小贪小利蒙蔽双眼,一步步在欲望的深渊中迷失了自我。由此可见,如何对待“爱好”,是检验为官者能否廉洁从政的一块“试金石”。我们要理性的对待自己的爱好,做到淡然处之、低调对待,不因小利而失大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微杜渐。
作为手持纪法利剑的纪检监察干部,我们更要严以律己,将廉洁作为一生的必修课:要坚定信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提升从政道德,严守纪法底线,做到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慎初、慎独、慎微,自重、自醒、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