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事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难事要从小处着手易,大事要从细处做起,脚踏实地才是成功的基础。
东汉名士陈蕃小时候就心系天下,胸怀大志。但是对做好身边的琐事却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在他十五岁时,曾经独居一处,庭院屋舍皆杂乱无章。父亲的一个老朋友薛勤来访,提醒他应该打扫房间以迎接客人。少年陈蕃振振有词的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惊叹之余,劝诫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令自以为是的陈蕃一时竟然无言以对,同时也让他幡然醒悟,从此一改眼高手低的毛病,做好身边每一件小事,积少成多,由易变难,循序渐进,学业有成。举孝廉,授郎中,历任乐安太守、豫章太守,升任大鸿胪,征尚书仆射,转太中大夫,后官至太尉、太傅。
诸葛亮曾经说过:“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正如同其在《出师表》中自述的一样“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隐居高卧南阳十年,躬耕陇亩,韬光养晦,洞察时势,静待时机。这段时间,他在南阳成家立业,娶了貌平才高的黄承彦之女,得到一位既善持家、又协助丈夫处理政事军务的贤内助;他游学荆州,结交了徐庶(字元直)、石韬(字广元)、孟建(字公威)等一批文坛密友;他既能博览群书,又能密切联系实际,使自己成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杰出人才;同时他预见性地开始了兵器和军事运输工具的研究,为以后发明制作“诸葛连弩”、“孔明灯”、“木牛流马”并广泛应用到军事行动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不辞土,海不辞涓。细节决定成败。廉洁自律也要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洁身自好、防微杜渐。
要坚信“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郑重警告,打消侥幸心理,长存敬畏之心,从不吸递过的一根烟、不喝敬来的一杯酒、不收强塞到兜里的购物卡、不拿硬推到手的礼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觊觎、不染指,不拿不占,从而紧紧把握住原则、牢牢守住底线。
清代学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一文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廉洁自律,必须从做好身边琐事开始,从细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