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游南五台
来源:兴平市文化馆 作者:詹天怡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10-29 15:47:09

祖咏说:“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这“终南”便是坐落于秦岭北麓的终南山,始称“中南山”。北宋宋敏求编撰的《长安志》中也曾记载:“终南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中,居都之南也。”终南山,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等美称,其山水俱佳,风景秀丽,令人神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古至今,无数隐士驻足于此,“骑青牛出函谷”的老子,“渭水垂钓”的姜子牙、“全真教始祖”王重阳等清修之士在此得道成仙,诠释了“仙都”的美名。

细水潺潺,雀鸣新日。四季变化的终南山,其景之秀美各有千秋,在那年暮春,我们踏足这传说中的仙都。

这次游历的是终南山中段的一个支脉——南五台。因山上有清凉、文书、舍身、灵应、观音五个山峰,位于耀县的五台山以南,故名“南五台”。

一路南行,远眺前方,只见清灰的“肌肤”上覆盖着或青翠或嫩绿的“袄子”,目光一寸寸上移,入眼的是那连绵起伏的青山,灵气扑面而来,巍峨挺拔,气势如虹,鸟鸣山涧,流水潺潺。我想,仙人之洞天福地也不过如此了。

一座座青山宛如古时的将门虎女,英姿飒爽却不失妩媚,时而平缓、时而上挑的轮廓,是她的青黛,流转的云雾是她善睐的明眸。此时天公不作美,天上坠下了蒙蒙细雨,将这一幕点缀成了羞涩冷清的美人遮面图。我不知不觉间竟入了迷,忙收回目光,转眼看向四周,秀木葳蕤,掩天蔽日,清风翕动,绿如翡翠的透着目光的树叶沙沙作响,光影摇曳跌宕,风和景明,置身如积水,倍感空明,漾起的春光如水面上的涟漪,映照在我们的面颊上。一路走过,路遇涓涓细流,潺潺水声,明暗可闻。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刻的我终于深切感触到古代隐居的文人墨客的心境,那不为世俗羁绊、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的气质和秉性,如同山中那风雅的竹、孤傲的梅、清幽的兰、遗世的菊那般不引人注目,却又那么闲适、悠然自得。“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在月上柳梢头之时,我们落脚于山中民宿,这对我而言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伴着风吹林冠的瑟瑟之声,望着窗外的明月,这幕夜色深深刻入了我的心底,山中的夜并不那么昏暗,反倒是能看清窗外景色的,我看着浮云游荡遮住明月又忽地散开,心中倍感惬意与舒适。

一夜无话,刚刚四点,就被闹钟吵醒,睡眼惺忪的我,匆忙起床,准备看日出。晨风有些许冰凉,“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风吹得我头脑清醒了不少。我们静看着旭日东升,霞光万丈,日光穿过云端斜射映入层峦,那种景象妙不可言。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游南五台的这番经历犹如梦境般一帧帧在我脑海之中闪过,我们抵达山脚之下我才意识到即将与之告别,那“间关莺语花底滑”“泉眼无声惜细流”仿佛还萦绕在我的耳边挥之不去……

春末的风已稍有了些躁意,可在山中时却全然感觉不到。青山翠影离我远去,静待来年相逢时,柔风裹挟青山十行,落笔即春的绝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