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父亲的军装
来源:乾县城关街道办 作者:苏敏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08-09 16:28:26

父亲这一生最引以为豪的高光时刻就是他的从军生涯。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的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十六岁弃笔从戎的父亲第一次在部队吃上了纯白面馍馍,他总说是部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在部队他如愿当上了汽车兵,那个时候会开汽车是一件特别威风且值得炫耀的本领。尽管每天和大卡车打交道,有时候修车也会弄得浑身脏兮兮的,但是他的军装却总是干干净净。父亲说,再怎么样军装都不能脏。

父亲从军近二十年,八十年代他转业回了老家。那时的我刚出生不久,后来听母亲说父亲转业回来时只带了一个棕榈箱,里面装了满满当当的军装。

别人家入夏的仪式感应该都是冰棒和冷饮,我们家却独树一帜,就是晒父亲的军装。从那个笨重的棕榈箱拿出所有的军装在院子里大晒,然后塞上樟脑丸再整整齐齐的放回去。后来我慢慢长大,晒军装的时候父亲也会叫上我,有时候我会不耐烦,嘴里嘟囔着这衣服又大又重,你也不穿老晒它们干啥。这时候父亲总会瞪着眼睛凶我,晒你的,哪来那么多话?后来渐渐的晒军装竟也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九十年代,一夜之间父母双双下岗,上面有四位年迈的老人要赡养,下面还有两个孩子要抚养,日子究竟该怎么往下过。记得母亲哽咽着对父亲说,要不然找找部队的老首长吧,看能不能安排一份工作。父亲听了母亲的话顿时火冒三丈,我有困难找部队,他有困难找部队,都去找部队,部队能管过来?自己的事自己找出路,大不了从头再来。现在已经成家的我才理解父母当时的处境有多么艰难。

后来父母打算创业,由于缺乏资金,父亲执意要把我们当时住的房子抵押了,而母亲却坚决反对,要求父亲向老首长和战友借点钱,却被父亲严词拒绝。父亲说,现在全国都是这样的形势,谁家都紧张,我张不开这个口。最终,在父亲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抵押了房子,父亲用他在部队掌握的驾驶技术创办了我们这个小县城第一家驾校,由于过硬的技术,驾校的学员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用父亲的话说,是部队养活了他,养活了他全家,部队给了他第三次生命。在我的记忆里,父母带着我们搬过好几次家,每次搬家,父亲唯一带到现在的也只有这个笨重的棕榈箱,当然晒军装还是每年夏天的固定程序。

父亲的一生是千千万万中国退役军人努力生活、积极向上的缩影。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们没有办法改变环境,但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念却是刻进他们骨子里的。他们凭着入伍时的誓言,鞭策自己战胜人生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部队培育了他们,他们也用自己的铮铮誓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回报了部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