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己天生不爱吃苹果、香蕉、桃子等水果,唯一惦记的就是早酥梨那独特的香味!每逢麦收过后,我就开始在市场上寻找早酥梨的踪迹,一年一相逢,想要的就是要尽早尽快吃到才爽快。
初识早酥梨,那是大概1995年秋,我在大学读书,专业是果树专业。有一天,老师带着我们在学校的园艺场进行实习。说实话,园艺场真的很大,按树种分苹果、梨、桃、杏、李、樱桃等区域,每个区域又按品种、树龄进行成块栽植。那天,围着老师听完讲解后,同学们便三五成群在梨园边游玩边从树形、枝叶、果实各个细节认识梨的品种。有大面积栽植的酥梨、有其貌不扬的莱阳茌梨、红屁股的库尔勒香梨,还有雪花梨、长把梨等等。突然一颗梨子掉在面前,在松软的土地上竟然摔得粉碎。嫩白的果肉四溅,与褐色的土壤形成鲜明的对比,宛如一朵随意涂抹的荷花。老师走过来,解释道:这是早酥梨,已经过了采摘时节,所以才从树上掉下来,其果心小,肉细味甜,风味独特……。听了老师的解释,我在这片早酥梨园里仔细寻找,终于找到了两颗挂在枝上的梨子,摘下来用衣角抹去所谓的灰尘,咬了一口,酥脆有声、汁溢嘴角,望着其它还没有成熟的梨子,那种解渴的感觉刻在了骨子里。
从此,我便对早酥梨不离不弃的追随了三十年,每逢麦收之后,我就天天在水果市场寻找早酥梨,新鲜的梨子从最早的礼泉早酥梨,到最晚的甘肃早酥梨,一直为期多半个月。就这还不过瘾,还要在冰箱的冷冻箱里面再储存一些偶尔拿出来解馋。在夏季的三伏天吃一个香脆多汁的梨子是难得的享受!
早酥梨之所以受到我的垂爱,不仅有青年时代的记忆,也有多年习惯养成的癖好,还有被它独有风味的折服,才有了对它的认可和不舍。首先是早酥梨适应性强栽植范围大。几乎大江南北都可栽植,抗病虫害且高产,经济效益很好。其次是成熟较早恰逢时节。在三伏天内的市场淡季供应,早酥梨甜而不腻,清凉解渴,便于携带,是不可多得的解暑果品。再者,早酥梨表里如一、品质绝佳。其表面有独特纵沟五条,健康的黄绿色,果皮光滑,果心小,果肉多而细嫩,酥脆多汁味甜。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品尝之后更是别有风味。早酥,绝对是梨中上品。
早酥梨,作为一种大众水果,没有榴莲的昂贵,没有车厘子的风靡、没有葡萄的诱人、没有苹果的鲜艳,但它在三伏天里几乎是一枝独秀,具有独特的成熟季节、广泛的适生区域、亲民的销售价格、优良的品质风味。
美哉,三伏早酥梨,最是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