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家中的老圆桌
来源:秦都区渭滨街道 作者:卫馨语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07-19 16:05:19

不管节假日还是平常好友邀约,我的回答似乎都是婉拒,我,还是更想“在家吃饭”。自己动手做饭虽然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显得笨拙呆滞,但在我心里它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看不到田园里紫中带亮的茄子,到菜市场看看也好,看不到山间的青翠欲滴的竹笋,到超市摸摸也行。新绿的豌豆,五彩的辣椒,绿色的菠菜,使人联想到田野生活,菜园篱笆,诗意便随着烟火缥缈。

喜欢家里的圆桌由来已久。小时候,每天吃饭一大家子人都热热闹闹的围坐在这张圆桌前。无论萝卜青菜,还是豆腐紫菜汤,一家人都吃得有滋有味。偶尔母亲烧个荤菜,就是“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的名菜,就像过年一样让我们激动。父亲常在餐桌上对我的学习成果进行“突击检查”,说得好就奖励一块肉。这些快乐的场景,落花一样漂浮在时光的水流之上,偶尔临水涨一涨,就会为那时餐桌上的嬉笑怒嗔,泛起快乐的浪花。

后来,我在外地上了大学,到了节假日,只要我能回家吃饭,父亲和母亲做饭的积极性就空前高涨,找菜谱、跑菜场,满心欢喜地大显身手,在锅碗瓢盆的叮当中,让餐桌盛开出色香味俱全的幸福花。

记得林语堂在回答“幸福是什么”时说过:幸福很简单: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简单的幸福观,可深处的滋味,完全盖过了今人对婚姻和幸福种种美妙而华丽的言辞。“在家吃饭”在幸福要素中举足轻重。为什么自家的一双筷子能寄托中国人那么多的情愫?这里面,有文化的渊源,有家风的传承,更满含对阖家团圆、彼此陪伴的祈愿。所以,最好不要让“忙”成为不在家吃饭的理由,不要让电子产品冲淡了彼此渴望陪伴的温情。

“家和万事兴”,“和”字就是大家有饭吃日子就太平的意思。试想,一家老少团团圆圆在家吃饭,传递着恩爱和亲情,那一屋子简单而又实在的安康和幸福,有什么可以匹敌的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