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着许多重要论述。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以家风传承育人兴家。古往今来,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在中国人的血脉里,更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
清代名臣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建设好家风,党员干部要戒私欲、立公心,严自律、勤自省。既要抓好小事、管住自己,为家属亲属树立“标杆”;也要管好下属、管好家人,让身边之人懂得“规矩”,谨防逾矩失范、开败事之端。
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焦裕禄有“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的家训,谷文昌有“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而长期分管国家经济工作的李先念给子女立下“铁规”则是“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建设好家风,党员干部要教育儿女热爱劳动、勤于耕耘,勿以利小而占之,勿以小情而徇私;教育儿女遵纪守法、以德立人、俭约自守、讲信修睦,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始终做一个有益社会、有益人民的人。
古人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在家庭中,党员干部自身是家人的榜样,一言一行是家风的旗帜,要当好这个榜样,既要重言教,更要重身教,只有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其言行对家人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为树立良好的家风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带头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党员的标准管束自己,克己奉公,严于律己,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时时刻刻不忘廉洁,事事处处保持廉洁。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守好家风建设之“根”、筑牢家风建设之“魂”、当好家风建设之“范”,莫让好家风“沦陷”、莫被坏家风“围猎”。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风正才能党风正、国风正、民风正、作风正,因而,“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每个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努力,共同树清廉家风、立廉政家规,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保持良好的党风和政风,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和谐局面。
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如今,家风建设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好则政风清,让我们把严以修身作为立身立业的起点和基础,坚持自警自醒、见贤思齐,时常校准价值坐标,坚守风清气,将清廉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弘扬时代新风,才能在廉洁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开出美丽的平安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