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要为什么而燃烧。”这是扎根基层工作30余年,始终坚守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用一生奉献践行对党忠诚的无悔誓言,被中央宣传部追授为“时代楷模”的徐利民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22年,徐利民同志因积劳成疾不幸离去,但其精神永存,犹如一颗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信仰之火熊熊燃烧。“人总要为什么而燃烧”,为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而燃烧,为践行对党忠诚的无悔誓言而燃烧。徐利民同志接手上山文化宣传保护提升工作时,距离上山遗址被发现已经过去了19年,困难重重,但他没有后退,没有向组织诉苦,毅然决然地扛起重担,积极思索解决办法,千方百计开局破题。他成立上山文化遗址联盟,邀请中外学者参加上山遗址发现20 周年研讨会,并勾勒出跨越 15 年的上山文化遗址申遗路线图,使得“上山文化”成为全省的“文化标识”和示范级文旅融合IP。他就像那颗在上山遗址中被发现的“千年稻种”,历经千年而不改其志。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向徐利民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万年上山,百年望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责任感、使命感,学习他始终坚定的初心使命,学习他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真心实意扎根基层,全心全意干好纪检监察事业,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担当之火熊熊燃烧。“人总要为什么而燃烧”,为勇担历史使命与责任而燃烧,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燃烧。徐利民同志在任浦江县委宣传部部长期间,积极配合学者研究,成功揭秘“10万年水稻演化史”,推动上山文化去中国国家博物馆办展,让其成为首个在国家博物馆开展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1年底,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开幕式结束后,他带大家去参观某大型IT企业,看未来数字生活场景,更好地推动了文媒融合。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向徐利民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实干担当,学习他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担当。就要始终发扬实干精神,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一线增强斗争本领,成长为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顺境要上,逆境更要上”的优秀纪检人。
利民之火熊熊燃烧。“人总要为什么而燃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燃烧,为用心用情用力用功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而燃烧。徐利民同志面对山区群众用水紧张的情况,他一得空就戴上笠帽,手持柴刀,翻山越岭,给深清源水库踏勘坝址。在他的推动下,深清源水库于两年后建成,解决了虞宅乡14个自然村、约1万人口的饮用水问题,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他还创新推出了“民情暖哨”网络平台,知晓了社情民意,打通了堵点难点。同时建议推行“一卡五单”驻村工作法,让村民找得到干部、叫得应干部。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向徐利民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学习他“舍我其谁”的为民精神。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牢记总书记那句“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那一面”,将个人的价值融入为人民服务中去,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贡献自己微薄却坚定的力量。
人总是要为什么而燃烧?徐利民为弘扬上山文化而燃烧,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而燃烧。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际,我们要学习徐利民同志的燃烧精神,以信仰之火、担当之火、利民之火,燃烧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做一簇永不熄灭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