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赓续“廉”风文脉 希冀家国一心
来源:兴平市纪委监委 作者:哈森楚璐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06-27 10:54:39

时间似婉约诗篇,浸染着生命的盛宴。风帆远航,岁月的船只载着我们驶向未来的彼岸。“廉”与“廉”文化,沉淀千年的光芒,在岁月的更迭中闪耀。

那么,究竟何为“廉”?这“廉”,是王朝阳面对世间“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的坦荡无畏;这“廉”,是古语有云“说莲塘,水未央,自清浊,不可量”的浩然正气;这“廉”,是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泊利志向。岁月流转,清廉文化如水般涟漪绵长。岁月之轮不歇脚步,我们在传承与弘扬清廉文化上,也应踏上一段崭新的征程。

“廉”于心

不仅因为廉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更是一种深植于心的良知。古有桓宽说:“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靡者先之身。”今有专注于为百姓谋利的廖俊波,坚持“亲”“清”原则,他曾说:“任何人打着我的旗号去办私事你们都不要理”。从不参加应酬的潘东升,一句“干净是对党最大的忠诚”掷地有声,热血铸警魂,清白留世间。所以,想要影子正,就必须端正投下影子的标杆。他们,或者说传承着清廉文化火炬的千千万万,他们都将“廉”置于心,将廉洁奉公的精神作为恪守的核心价值。今日而言,廉洁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对公平公正与守纪遵法的内在驱动力的追求。显扬德行的人始终屹立不倒,不受外界的诱感和腐蚀,始终保持良心和原则的清明。廉洁之种应从内心深处撒下,而后渐渐发芽,蔓延至世间每一个角落。

“廉”于家

廉洁的家风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家庭是伦理道德的摇篮,正确向上的家风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捧起笔尖,舞动文字的羽翼,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为传承廉洁的文化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心潮澎湃,我们明白传承清廉文化乃大任在肩。恣意挥洒着奇思妙想,向社会吐露出清廉文化的玄机,饱含情感地展现家风清廉的意蕴。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注重品德的塑造,从最微小的事情做起,继承和传承家族的道德美德。家庭中的清廉之道,不可忽视。它深刻烙印在家庭教育、亲密关系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塑造中。正因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悉心维护自身的清廉形象,以身作则,为共筑一个美好家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廉”于国

纵观历史,世间有几人能得才高八斗享清闲,有几人能丰功伟绩彰后世,更多的人都是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奉献着,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出自己的毕生心血。最根本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治理方面追求廉洁、公正和透明的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准则,对实现社会稳定、民生福祉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芬兰以其廉洁的商业环境和公正的司法制度,吸引了许多国际企业来投资,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一个国家追求“廉”不仅能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有助于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起廉洁的政治机制、经济运作和社会治理,一个国家才能真正实现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蓝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作为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更应该追求清廉风尚,继而传承这个嘱托,且看它为这世间涤风励德、淳风化俗。

“廉”于心后,“廉”方可于家,“廉”终能于国。千百年来,廉洁的精髓在历史的长河中深深镌刻。展望未来,我们更需凝心聚力,用更加别致的笔触呈现出清廉文化的灿烂光辉,泱泱华夏肩负着铭记廉洁的使命。在无尽的笔墨世界中,肆意挥洒文字的魔力,赋予每个词句以生命的力量。在这一场清廉文化升华的崇高宴会中,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进,共续清廉文化的诗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