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灶台上溢满了粽子的蜜甜,当艾叶熏香整个屋子,当雄黄的药香幽幽散发,当赛龙舟的鼓声蓬蓬响起,我们迎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有关端午节的记忆镌刻在华夏儿女的骨血中,顺着时代的脉络代代延续。走进新时代,我们在传统的端午习俗里领悟新风尚。
品一枚清香粽子,让清风正气滋润你我。端午吃粽子,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廉政倡导者,“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作品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包粽子时就地取材,南方人多选择箬竹叶或荷叶,而北方多用芦苇叶,无论哪种粽叶,其本身的清香都能为糯米增添一股清新的味道。每一位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就像粽叶的清香,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身边的人。
插一把青青艾叶,让歪风邪气远离你我。民谚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渭北的习俗是端午节这天,趁着太阳还未升起,割一把艾草,插在门楹上,可禳毒气,辟邪防瘟疫。端午过后艾草干枯,取下干艾叶,可做艾绒用来艾灸,用艾叶煮热水泡脚通经络,用艾叶熏房子驱蚊虫。采撷一把党规党纪的“艾叶”插心间,对于预防节日腐败症有极佳的效果。
挂一只漂亮香囊,让美好寓意提醒你我。“戴个香囊袋,不怕五虫害。”香囊又叫香包,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药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拧扣成索,做成各种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如今人们不仅利用香囊填充的药物来防病保健康,而且在香包上绣了莲花、竹子、仙鹤、兰花等,集审美、防病和预防腐败为一体。一个个香囊,寄寓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美好希冀。
观一次龙舟竞赛,让勇气担当成就你我。2019年的端午节,我有幸来到汉江之滨,第一次现场观看龙舟赛。鼓声响起,碧波之上,彩龙竞艳,百舸争流。在统一的号子声里,在铿锵有力的鼓点声中,在江岸无数围观群众山呼海啸的呐喊声中,龙舟队员齐心协力,奋勇向前。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使我顿时明白,一个人生逢盛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拧成一股绳干成一番事业,做时代的弄潮儿,那是多么幸福而骄傲的事情。
2009年9月,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千年之前,大文豪苏东坡曾在《六幺令·天中节》中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今天,让我们在这沿袭千年的习俗里,感受端午独特的节日魅力,不辜新时代,筑梦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