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重温初心使命 弘扬清廉之风
来源:永寿县中学 作者:张妮妮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05-28 16:48:18

百年的砥砺前行,从嘉兴南湖一叶小舟到“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人民利益放在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党风廉政建设事关民心所向,是党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重要保障。

从古至今,用诗词歌赋宣扬廉洁和用实际行动践行廉洁不乏其人。

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认为为人处世要“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唐代诗人杜牧劝诫世人“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北宋名臣包拯更是直言“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爱“廉”者。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于谦在《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多少仁人志士以清廉为节操,告诫后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廉洁从政,修身养性,自律为民,才会得到人民的赞成和尊重。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

廉者,洁也,莲因洁而高雅,人因廉而正直。后来,我才明白,每个时代的星辰大海和繁花似锦,无不是由每一个小家庭的一点一滴垒成的……

父亲繁忙的前半生,忙碌奔波,但总有一些记忆伴随我的童年记忆。小时候,家里有一户亲戚,父亲经常去他家做客,每次去人家的桌子上就放着一些现金,尤为扎眼,父亲说,他一分都不拿,也不能拿,这是做人的诚信。后来,家里院子里种了几棵向日葵,快到成熟的时候,压弯了头,父亲说:“做人也是一样,越是成熟,越懂得低头。”是的,我的父亲只是个普通的农民,他讲不出大道理,但时常教育我和弟弟,要时刻记得人的根在大地,站得越高的时候,越要回头看看脚下这片黄土地,感谢它曾给予的一切,更要明白站得高是因为大地的支撑。再后来,父亲同亲戚合伙经营了客运车,他从未多拿过一分钱,他说,这是两个人的生意,不能让别人心寒,这是最起码的本分……

孔子曾云:“人之初,性本善”。人从呱呱坠地到如今长大成人,其实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自身以及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父亲给我的言传身教伴随终生,他教会我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告诉我在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上,要站得稳,行得正。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习是青年素质锻造的必经之路。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底线意识,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努力成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