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茂陵的风
来源:兴平市委宣传部 作者:邵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05-28 16:45:09

茂陵的风,略带着渭北平原泥土的芳香,拂面而来……。

当您踏上咸阳北塬最西边的二道塬时,迎面的微风、肆虐的劲风,还是彻骨的寒风,在这儿都有不同寻常的感觉和体验。

茂陵地处渭北平原的台塬带上,风光宜人,塬下奔流不息的渭水如一条玉带一般蜿蜒流淌了几千年,眺望有巍巍秦岭山脉遥相呼应,北依有九嵕山山恋叠嶂。在这广袤的天地间一马平川,阡陌纵横的田野尽收眼帘。树林笼罩的村落点缀其中增加了许多烟火人间的气息。在这片充满生机的黄土地上最引人注目,还是那有大山的巍峨,有土丘的俊秀,平地而起的大大小小不同的封土遗迹,独领风骚,这就是一代霸主,民族大一统崛起的缔造者,汉武帝刘彻的长眠之地茂陵。由于帝陵的存在,2000多年以来赋予这块土地的神圣由此而产生,正道是“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茂陵的风,变幻莫测。只有您从咸阳帝都城向西或兴平城向东汇聚付家桥一路向北越过陇海线高架桥,穿过一道塬,越过渭惠渠,登上二道塬,才能真正的体验到茂陵的风确实与众不同!

在春日里,茂陵的风吹面而不寒。不论你耕作于农田,行走于地埂,还是漫步于东西南北的茂陵旅游路上,春风拂面如垂柳般袅娜纤弱,使人陶醉其中。轻轻地风仿佛是一种生命的动力,唤醒万物,一切都是那样静好,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当您徜徉在汉茂陵帝陵遗址保护区,拾阶而上,脚踩松软的草坪漫步时,迎面微风,送来翠柏幽幽的清香,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惬意啊!悠哉,美哉,雅兴至,醉美其中。环绕帝陵踱步在游览便道之上,感受一代帝王的霸气之风,油然想起他文治武功、敢为人先,创造了历史上许多个“第一”。他的雄才大略、他的丰功伟绩,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他,就是喊出“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的汉武大帝!帝陵内垣自然平坦,观青龙东阙遗址、玄武北阙遗址、白虎西阙遗址,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帝陵四道三出阙宏伟壮观的华丽建筑,随心之风梦幻般相悦茂陵的帝王之气。

漫步于帝陵,在风的相拥下,植深厚重汉茂陵文化的熏陶,享受泥土的芳香,此刻对帝陵的风产生了浓浓的爱意!你爱风么?你能看见她的样子,听见她的声音吗?只有爱风的人,爱春风的人,凭着细腻的感情,才能听见那温柔的,那动听的茂陵风的声音,才能看到赋予历史的沧桑的文化之风!

炎炎夏日,火辣的烈日普照大地,茂陵也是温度飙升,但不同之处,茂陵之风,茂陵的夏日之风,驱散了人们心中的烦躁,从额头轻拂而过。从茂陵博物馆走过仿汉的青石大道,地温的蒸发,烈日的直射,一缕轻风抚摸而过,烦闷的心情荡然无存,反到爽心悦目了许多。景区接踵而来的一波一波团队游客,在茂陵讲解导游的陪同下,洋洋洒脱的解说,传承汉文化讲好茂陵故事,那美丽而朴实的茂陵人的身影穿梭人流,也已成为茂陵靓丽的风景线,形成茂陵人的一种力量,让人们感受到茂陵人的热情好客之风。

一夜秋风起,遍地黄金甲。秋日里茂陵的风,一改往日的柔情,肆无忌惮的狂刮着,这是收获欢呼的喜悦风,催熟了玉米地的庄稼,果树枝梢上的成熟果实,吹响了茂陵汉风汉韵的哨音,时时奏响迈向新时代的凯歌。此刻在茂陵帝陵前,迎着秋风,不由忆起汉武帝刘彻一人曾八次巡幸汾阴祭祀后土而写下的千古名赋——《秋风辞》中“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的求贤若渴的描述场景。站在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墓前,看着守候在墓前的“马踏匈奴”“跃马”和历经岁月沧桑的两颗古槐树,在秋风里傲然挺立,依然坚守,正应了“我们都是守陵人,我们都是茂陵人的呐喊……”秋风还是在毫无目的胡乱的刮着,在渭北平原的塬边上更突显的特别,这就是茂陵的秋风!

茂陵的风,在寒冬腊月里更显得与众不同!

渭北平原在冬日里,风是主宰一切的生灵,无处不在,整天整夜的西北风狂刮着,忽大忽小,忽有忽无,形成了西北黄土高原独有的气候特点。当您在冬日里行走于茂陵游览区,领略大汉文化之精髓时,不论是在阳光明媚普照大地,还是大雪满天纷飞的雪地里,冷不丁一股强劲的冷风随意扑面而来,风在下雪天里成了雪花的助力者肆意旋转翻舞。此刻您闭上双眼,驻足在霍去病墓览胜亭上,在强风中似有一种洗扫黄沙,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英雄的豪迈之气魄!风,茂陵的风,刮起的是英雄之风。又像是给厚重的茂陵文化增添了许多当代的思考之风。如何弘扬中国文化,传承茂陵文化,如何文旅融合,让厚重的博物馆不再“沉重”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复兴大业是我们文旅人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茂陵的风,是这块深情的热土地上,底蕴丰厚历史遗存折射出茂陵独有的历史之风,是在渭北平原上形成的大汉之风、文化之风、礼仪之风、兴邦之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