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早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臣们众说纷纭,有人说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人言功成名就的人最快活,有人答富甲天下者最快活……他们见仁见智,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朱元璋听后面露不悦之色。“皇上,畏法度者最快活。”有一个叫万钢的老臣意味深长地道出自己的观点,朱元璋听后却频频点头,称其见解“甚独”。这是《明史杂俎》中记载着的一个著名历史故事。
上述典故中蕴含的对“快活”的理解和认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快活自由,人皆向往。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快活的、自由的?大臣万钢的回答一语道破“天机”:那就是崇尚法律而忠实守法,熟知法度而循规蹈矩,敬畏法纪而从不越雷池半步,做清正廉政官员、遵纪守法公民,必定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快活常乐。
敬纪畏法是党员干部自律的开端,也是行为的界限。自律是党员干部的成事之要、修身之本。做到严格自律,要求党员干部慎独慎微,始终注意自我约束。特别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对党员干部来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已划出了一条显眼的纪律“红线”,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才是党员干部必须做到的。因此,党员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只有时刻敬畏法纪,遵规守纪,清正廉洁,才能保证干成事,不出事,幸福安康,快乐常在。
当前,有的党员干部以“有钱”为快活,最终走向贪污腐败的深渊;有的党员干部以“有权”为快活,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最终锒铛入狱;有的党员干部以“有势”为快活,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妄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最终越了红线,受了处分;有的党员干部以“讲纪律、有规矩”为快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为人民服务,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人民的爱戴。对党员干部来说,纪律和规矩不仅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它鞭策他们老老实实奋斗,也佑护他们平平安安回家。其实道理很简单,再没有什么比纪律和规矩更冷冰冰、硬邦邦、毫无人情,不遵守它,它比老虎狮子更可怕,让党员领导干部坐不端,行不正,走不稳,提心吊胆;遵守它,它就是最坚实的盔甲和最温暖的外衣,让党员领导干部坐得端,行得正,走得稳,心安理得。总之,纪律和规矩对党员领导干部有严格的约束和限制,也是对他们的爱护和保护,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尊崇宪法,模范遵守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对掌握的公权力保持敬畏之心,做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对各种诱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面对权势、金钱、美色及各种物质诱惑,看得透,放得下,学会放手,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任各种糖衣炮弹狂轰滥炸,“我自岿然不动”。 切莫因私欲膨胀而迷失了双眼,忘记了党纪国法,失守了“防线”,触碰了纪律“红线”,触犯了法律的“高压线”,从而断送了自己似锦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