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红岩》是在小学,乍然只觉牺牲之壮烈,几百名烈士慷慨赴死,用生命拼出一条解放全中国的壮阔大道,每个人从生到死从未放下过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前几天有幸前往位于重庆渣滓洞白公馆,身临其境的目睹了当年烈士们的悲壮。
其两处关押均为国民党眼中“政治犯”,仿佛能看到《红岩》中刻画一位位鲜明的人物:江竹筠、许云峰、成岗……
渣滓洞内院墙大书“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等标语。在此处,三百英烈死于非命,反动派罪行罄竹难书,但革命者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1949年11月27日的屠杀,仅二十人脱险。《红岩》再现了监狱内恐怖残酷的囚禁刑罚,老虎凳,指甲钳等刑具血淋淋的摆着,昭示曾经的恶行。就连后来记者报道时也写,“惨不忍睹,无法下笔”。
革命何须问死生将身许国倍光荣。其中使我印象尤甚一幕,是“狱友”们听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在接收不到外界情况的时候,罗广斌等人凭借想象用红被单和纸剪贴成了听来的五星红旗样子。尽管最后成品的样貌与现在的五星红旗相去甚远,但依然感动了往来许多人。
这部作品充分描绘了当事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淋漓尽致的写出惊心动魄的斗争画面,表现共产主义精神和革命气节,表现热爱祖国的情怀,震撼千千万万读者的心。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许云峰是革命领导人之一,他热爱革命,舍己为人,孤身一人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牢房,终日带着沉重的脚镣,被折磨的骨瘦如柴。他一点点把砖头缝隙处的水泥挖掉,尽管血肉模糊,终于可以挪动了砖石,挖出一条通向外界的生路。却在最后时刻,放弃了自己的逃生之路。
成岗是另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角色。他被敌人毒打的遍体鳞伤,敌人高声叫喊,要他说出党的秘密。他只藐视的看向穷凶极恶的敌人,以超强的意志对革命坚贞不屈。
还有为大家熟知的江姐。她永远那样坚强,永远穿着干净的蓝布棉袍。当她被竹签钉入手指,她坚贞不屈到,“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而共产党的意志是铁做的。”
《红岩》的烈士事迹处处都令人动容,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不屈的意志与坚定的信仰,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种优良传统,红岩英烈的故事对今天的人们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守信仰誓把牢底坐穿的精神,矢志不渝于烈火中永生的气概,可以给今天的人们以激励与鼓舞,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与和平,无愧于革命先烈的付出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