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玉界尺”
来源:长武县纪委监委 作者:杨阳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03-19 11:56:05

旧时,人们常以“玉界尺”来比喻正直而温和的人。

初闻“玉界尺”,源于《陕西省志·监察志》中的一位监察人物--赵光锋。简介中一句“公自幼爱读经典,一言一行均守规矩,方直温润,时人谓之‘玉界尺’”道尽其为人,令人肃然起敬,不禁追寻其生平。

他严守规矩。后唐庄宗同光初年,赵光锋的弟弟赵光胤担任平章事一职后,时常到赵光锋家中拜访。有一天,他来拜访时谈到了政事,赵光锋当即便在门上贴下:“请不要谈论中书省的事”的纸条以作警示,他就是这样尊规守距。

他担当作为。唐昭宗乾宁三年,赵光锋官拜御史中丞。当时道士许岩士、盲人马道殷经常进入宫廷,很快就当上了卿相大官,由此用旁门左道求进的人越来越多。身为御史中丞的赵光锋发现这个不良风气后,立即依靠宪纪进行治理,让利用旁门左道谋求官位的人都受到了法纪制服,从此以此谋求上进的人渐渐少了。

他秉公用权。赵光锋历任御史台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等监察职务。《旧五代史》中记载,他一生遵行伦常,从未利用职权暗中做过坏事,官员绅士都很信服和敬仰他,甚至尊称他为“名教主”。

他清正廉洁。曾经有一位女道士将二十两黄金寄放在赵光锋家中,恰逢乱世,女道士在别的地方去世了。二十年后,金子不好还给谁,赵光锋便将这二十两黄金交给河南尹张全义,请他转送给道观,直到此时金子上的旧封条还未曾打开过。

作为一千年多前的“监察官”前辈,赵光锋严守规矩、担当尽责、秉公用权、清正廉洁,观其所做作为,可谓当之无愧的“玉界尺”。时至今日,其品行依然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我们当学习他严守规矩,从不妄议“政事”;学习他担当作为,主动履行监察职责;学习他秉公用权,从不滥用职权;学习他清正廉洁,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拿。要在学习中自我革命、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做一把合格的“玉界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