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见亲戚为仙逝的父母立碑,便想到武则天的无字碑,也想到闻名世界的一处碑文。
那是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林立的墓碑中间,有一块特别的无名氏墓碑,质地、做工、外观,都与包括乔治二世在内的数名前英国国王墓碑,以及达尔文、牛顿、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没法比,不仅没有对墓主的简介,就连其姓名及生卒年月都没有。
但是,就这样一块墓碑,却名扬全球,令人深省。这块墓碑用英文镌刻着这么几段话:
“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着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被改变的,于是我将目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能改变我的国家吧!
“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
“现在在我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这无疑是逝者遗存的人生感悟,更是催人反思的哲学教义。年轻时看到此碑文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感慨,自己找到了改变南非乃至世界的金钥匙。随后,他从改变自己做起,历经几十年,一步一步改变了家庭,改变了亲友,改变了自己的国家。
何等的眼熟的碑文啊!这不正是中国古人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英文版吗?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异国石碑上的再现吗?不正是仁人志士攀登高峰照众生的真实写照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企图一步登天去改变世界或未来的都是黄粱梦。人的一生,特别是年轻时,志存高远,自然利好所向。但必须从改变自己、强大自己做起,从做好身边的小事影响起,继而持之以恒、从一而终。诸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以及“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毛主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都是早年立长志又毕生奋斗不辍的楷模。
因此,无论是谁,决不能一厢情愿梦想未来,梦想自己要航天、入海,当科学家、将军、名人、高官,美好的未来不是靠想象实现的,必须建立在实干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有望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