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论起河南博物院里最“萌”的镇馆之宝,出土于安阳殷墟遗址的青铜酒器妇好鸮尊一定榜上有名。鸮是古人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在商代被赋予智慧、勇猛、威严的意义,被视为“战神”。而它的主人,正是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妇好。
妇好是谁?王后、将军、占卜官、政治家……任何一个标签都无法完整对她定义。她的丈夫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武丁在位时,勤于政事,以其赫赫武功,扭转了商朝一度衰落的国运,史称“武丁中兴”。作为武丁的妻子,妇好出身贵族,秀外慧中,深得武丁宠爱,真正做到了母仪天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朝人迷鬼神,信天命,祭祀占卜是当时最重要的国事活动之一,担任这项神职的占卜官,需要有广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地位。卜官不仅要亲手整治龟甲兽骨,还要将此事记录成卜辞,刻写在经自己整治过的甲骨上以示庄重。妇好不仅精通祭祀诵文,还可以刻写甲骨文,经常受命主持国事祭祀活动。按照商代礼俗,祭祀中供奉的祭祀品上应该出现供奉人的名字。而在妇好墓中发现的大量青铜礼器都刻有“妇好”的铭文,可见妇好生前受命主持祭祀的规模之大以及参与祭祀活动的次数之多。
当然,商朝的国家大事不仅仅是占卜祭祀,还有开疆扩土。据甲骨文记载,妇好虽贵为王后,却经常主动请命,带兵征战。妇好的第一次统兵作战源于羌人对商边境的进攻,面对羌人屡屡的进犯,武丁手下将领始终没有能够战胜对手,商朝逐渐处在了劣势地位。就在这时,妇好主动请缨,率领一万三千大军西征,最终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大胜羌人,一战成名,为商王朝开疆拓土立下了不朽战功。妇好墓中,出土了两把刻有“妇好”的铜钺,每把重达八、九公斤,钺在商朝是王权和军权的象征,能操持如此沉重的兵器征战疆场,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
妇好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在这短暂又精彩的33年人生里,她不仅实现了经济自由,人格也做到了真正的独立。武丁死后,后人没有将妇好与武丁合葬,而是单独保留了她的墓穴,祭祀祖先时也单独为妇好举行祭祀,也说明了后人对这位奇女子的敬而重之。她不是一个只会依附于君主的王后,而是一位足智多谋的政治家、一个骁勇善战的良将,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