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湿地,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来源:淳化县文联 作者:赵亚亚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9-26 11:33:35

三伏天,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后,偷得浮生半日闲,我们漫步冶峪河湿地公园,风景如画,凉爽惬意。不用去远方,此处有诗意。

湿地之上,连绵的仲山静默着。仰视冶峪河大桥,如彩虹横贯东西。桥之上,飞机静静飞过;飞机之上,乌云朵朵,缓步慢移;云之上,是一小片蓝蓝的天。看着看着,心就静了。大桥两侧,山坡上绿树蓊蓊郁郁,似乎能攥挤出绿色的汁液。桥之下冶峪河淙淙流过,河道里牧羊人赶着一群羊儿慢悠悠行走。

一只黑鹳翩跹飞来,稳稳地落在河中的柳树上,它长腿红喙,全身乌黑,却俏皮地在腹部镶了一撮白羽。伯劳鸟在崖下的银杏树上啁啾,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不久它子弹一样“嗖”地飞走了。这时,我才发现黑鹳已是三只了。它们张开双翼,排场一队,伸长脖颈,悠闲地从南往北飞翔。蓝天绿树,白云黑鹳,宛然一幅天然水彩画。。

黑鹳被誉为“鸟中的大熊猫”,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水质清澈、食物丰富,而且是人类干扰较小的地区。黑鹳和人类毗邻而居,历史悠久。《诗经·豳风》中写到:“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意思是鹳鸟在土堆上鸣叫,妇人在在房子里叹息,鸟儿好像也能体谅到妇人的难处。这三只黑鹳,应该是一家三口,夏季来此繁衍生息。湿地号称地球之肾,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这几年国家立法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冶峪河也实行河长制,河流、湿地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河水里鱼类众多,滩涂上昆虫繁多,这一切充分保障了黑鹳悠游自在的生活。

冶峪河是淳化人的母亲河,大多时候它内敛低调,潺潺流淌,滋润着两岸的草木。阳春三月,大姑娘小媳妇在河边捞水芹;炎炎夏日,人们带着孩子在浅浅的河里耍水,清亮亮的水刚刚没过脚脖子;岸边高大的白杨树,贴心地投下大片的清凉。湿地里的杨树,一搂粗,两棵甚至三棵却一根同生,没人砍斫树身上细小的枝桠,它们毛毛糙糙地自由生长,直到戳天。柳树在水里泡了半辈子,根没烂,枝没腐,依旧风姿绰约。

蓦然抬头,东边一朵白云上,被乌云缝里挤出的夕阳照耀,形成倒挂的半弯彩虹。冶峪河大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正驶向云端。

举目四望,冶峪河湿地公园里,碧绿的香蒲,举起褐色的花棒,野趣横生。你若多站一会儿,打碗碗花蔓会拉扯着你的双腿缠绕。酸枣刺一边开着米粒大的黄花,一边结枣子,两不耽误。拔地草攻城略地,不放过一绺缝隙。艾蒿翻着小白脸,散发着幽幽的香气。早开的喇叭花,此刻正闭目养神……在这炎热的伏天,每一片树叶、每一片云彩、每一声鸟鸣和水响,都是冲腾的力量。纵使一个中年人生命有万般颓丧,湿地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冲淡内心走偏的执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古老的《诗经》开篇即以湿地起兴。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我们的生活与湿地息息相关。新修的冶峪河湿地公园,在保持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建造亭台楼阁,曲径长廊,无不因式造型。伫立高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河堤路上,市民悠闲散步;堤下河水流淌,鱼虾嬉戏,草木生长……

冶峪河湿地,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