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做“有底线 守纪律 知敬畏”的自觉践行者
来源:礼泉县石潭镇纪委 作者:王莹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9-07 11:13:29

近期,一些“90后”年轻干部贪腐现象引发关注。截止目前,《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媒体至少披露5名年轻干部被查案例,其中不乏“95后”,且各地立案查处“80后”“90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占比有明显增加,让人唏嘘不已,感到惋惜。

腐败虽然与年龄无关,但根据以往案例,确实有年龄阶段的特点。如今被查的“90后”干部,大多数是享乐型或消费性腐败,他们易被消费主义裹挟,陷入虚荣攀比的怪圈,有的甚至还把奢靡享乐当作人生目标,在大牌名品的诱惑中迷失了自我。加之,他们中不少人员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严重错位,在重要岗位任职,刚掌握一定的权力或资源,就开始“急于变现”。此外,这也充分说明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同时反腐在不断深化,不断向基层下移,“拍苍蝇”和“打老虎”双管齐下。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干部:不要走偏、不要落伍、不要掉队。年轻干部正值干事创业“黄金期”,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恪守廉洁从政底线。

“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冯骥才先生的话也从反面告诫我们,底线失守得越多,人生就沦陷得越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漠视规矩看似事小,公文写作格式乱、签字审批流程乱等看似无伤大雅,但小事小节中也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长此以往不加以约束和修正,只会让散漫自由的风吹得更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进入新阶段,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外严”成效显著,但“内严”更需用劲,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每名干部都要晨钟暮鼓警醒自己,用规矩意识鲜明底线,绝不能放松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这样才能时刻看清规矩的红线。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从自己做起,才守得住规矩、守得住权威。如果说眼里有规矩为我们修筑安全维稳的“护城河”,那么行动守规矩便为我们搭起趋利避害的“瞭望塔”。严格的组织、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原因,所以,“组织有干部,干部守规矩”在推进党的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年轻干部讲规矩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具体实在的,最基本的就是要认真履职尽责,做好分内之事。要立足岗位职责任务,认认真真把工作干好,与人民群众打交道要彬彬有礼、不能盛气凌人,与干部同事打交道要团结互助、不能推诿扯皮,把上级的要求落到实处,把纪律的规定严格守好,不能越轨逾矩,不能跑冒滴漏,真正做到知敬畏、明底线,增强干事创业、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是严肃、认真,“畏”是谨慎、不懈怠,也是对待事务应有的一个态度。心怀敬畏能让人自觉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有底线思维,才会有戒惧意识。当前国际局势波诡云谲、变幻莫测,各色意识形态、现实生活层面的诱惑层出不穷,只有“敬畏规矩”才能从源头上帮助党员干部把“三观”的阀门拧紧。“看清不易,坚守更难”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新时代新征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更要时刻警醒自己,正确对待功名利禄,用心做事、用情干事、低调做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份之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