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扎是常见的坐具,在古代是骑马时候折扎起来,挂在马上,下马休息的时候,取下来打开即可随地而坐。马扎在中国历史悠久,在古代被称为“胡床”“交杌”“交床”。一张马扎,整体上由八根木棍组成,坐面或为绳或为皮或为布联结,软面折叠,张开可坐,合起可提。如今骑马出行早已成为了遥远的回忆,但马扎这种轻巧方便的坐具却流传了下来。
摆张小马扎,温暖你我他。一次在山东济南的旅游公交车上,几个六十岁上下的大妈大叔上车后,从随身的包里掏出马扎,在空隙处坐下歇脚。和他们交谈一番,才知道都是近郊的农民,利用农闲进城做保洁干家政。在济南,六十周岁(含6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可办理免费公交卡。“国家政策好,一天免去我们六块钱的公交费,一月就是二百多。车上有空调,再热的天都凉快,座位让上班的年轻人坐着,他们比俺们辛苦多了。”大妈悄悄对我说,她不愿高声说话打破公交车里的安静。“公交车是老百姓的私家车,驾驶员是老百姓的专职司机。”我们被济南公交和乘客的互相体谅温暖到了。在济南千佛山的半山腰,有几家出售饮料矿泉水之类的小商店,门口栽植着上百年的侧柏,盛夏之时洒下一片浓阴,树荫下摆着几十只小马扎,登山累了的游客便坐在马扎上休息。你买了饮料可以坐马扎,你不消费照样可以坐。一张张小马扎,体现着齐鲁大地商家的厚道。
拽张小马扎,围出烟火气。“到淄博赶烤”,这是2023年最热的一件事。我们来到淄博时是下午四点,八大局的各个烧烤摊还没有开始营业,最让我们震惊的是每个商家门口一长溜马扎,整齐地靠在墙边。六点钟左右,烧烤摊开始营业,摆上一张小方桌,每人拽一张小马扎,大家围坐在一起。煮毛豆花生,爆炒蛤蜊,牡蛎粉丝,和陕西烧烤基本一个套路。随后见小二端出一个火炉,木炭炽热,这时烧烤师傅将烤到七成熟肉串送到小方桌上。我们一边烤串,一边聊天,大虾羊肉,豆腐鱼片,韭菜鱼丸,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烤不成的。圆圆的小饼,经典式折叠后蘸好作料,趁热撸串,夹上年方二八的小葱,一口咬下去,美滋滋。再来一杯原装精酿啤酒,爽歪歪。在街边法国梧桐树下,夏夜清风徐来,坐着小马扎围坐在小方桌前吃饭的感觉,让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的老家。“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网友诚不欺我。
支起小马扎,彰显大情怀。一张老照片,我看了很久,照片左侧马扎上严阵以待的是朱德元帅,而右侧马扎上聚精会神的是彭德怀元帅,旁边背着双手观棋者是邓小平同志。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于1953年,朝鲜停战之后,彭德怀归国,朱德拉了邓小平和彭德怀一道去位于北京郊区的十三陵郊游。一下车,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牵着朱德和彭德怀似的,两人不紧不慢一起走着。“这干啥子嘛?”朱德立住脚步。“摆么。”彭德怀也立定不走了。卫士们早已心知肚明,立刻支起行军床,摆上两个小马扎,两位元帅开始“厮杀”。两只小马扎,联系着元帅之间伟大的革命友谊。
彭德怀元帅最让每名共产党员称道学习的是他的“马扎情结”。只要和战士在一起,他从来不坐椅子。战士坐在地上,他也席地而坐;战士坐马扎,他就让工作人员搬来马扎。他经常告诫为他搬来椅子的干部:“许多干部原来也是坐小板凳、小马扎的,可随着职务越来越高,坐的凳子也越来越高。时间一长,干部的凳子坐高了,威信却在战士中降低了。”彭德怀元帅屁股下坐的是小马扎,心中装的永远是人民。
今天,我们有了高桌子低板凳,但是我们不能丢了那接地气的小马扎。下乡调研的时候,屁股在老百姓的马扎上多坐一会,和他们唠唠家常,倾听人民的心声;周末带上一张小马扎去垂钓,让清风拂面,在青山绿水中让自己心平气和;有一天我们老了,提个小马扎坐门口,蒲扇不离手,优哉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