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有感于陈伯达挨批
来源:武功县纪委监委 作者:谭小飞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8-24 10:29:53

近日,观看了革命题材电视剧《换了人间》,看到毛主席于1949年在苏联出访期间,随行人员陈伯达不打招呼,花一整个白天时间去会朋友,受到主席严厉批评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了我。

当陈伯达从朋友那儿回来,兴冲冲地去见主席的时候,只见坐在椅子上的主席一脸严肃,叶子龙、师哲、汪东兴三人面面相觑地坐着,陈伯达这才意识到要挨批评了。

毛主席严肃地批评道,我们出访苏联,代表的是中共中央,是一个战斗的集体,是刚成立的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国务活动,不是私下随便的走亲访友。人家师哲娶了一个苏联婆姨,在莫斯科有个黄头发的丈母娘。但他没有自行其是,私下去走访。

“你离开苏联已经20年了,就是当年的情人,也该是四十多岁,当了几个孩子妈的半老徐娘了。”生性幽默的毛泽东,不冷不热地“幽”了陈伯达一把。随后,主席让陈伯达当着四个人的面,念了一遍他亲自起草的纪律书。

就像毛主席所讲,出访苏联,代表的是刚成立的新中国,代表团就是一个战斗的集体。作为中国革命的掌舵人,毛泽东无时不知纪律的重要,无时不抓纪律,反复强调“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无论在任何时候,他都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带头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自己执行规定不搞特殊,对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也极为严格。建国以后,毛泽东多次外出视察,每到一地都坚持交款交粮票,连住宿也是自己付费。

一个单位,就是一个战斗的集体。作为我,既是一名普通党员,也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一员,集体的一分子,自觉遵守纪律,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考验;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严格纪律要求,确保政令畅通、步调一致前进,既是一种职责,更是一种使命。

加强纪律建设,纠正纪律松弛现象,首先在于正视和强化纪律“铁”的属性。纪律一经制定、颁布施行,就如同板上钉钉,不容许随意变通更改。无论在何时、何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大小粗细都应是一个“口径”。它不能像窗户纸一捅就破,不能如篱笆墙一撞就跨,也不应似“橡皮筋”拉一拉就长,松一松则短,此时彼时不一样。

党纪处分条例就是我们的“紧箍咒”。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推进,更是给公众释放出一个信号,权利就是责任,履职就要担当,受到纪律的约束。列宁说过,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现在,法规已经立下,执行法规尤为重要。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一方面要带头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就要带头去做;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另一方面,要强化原则意识和是非标准,破除“老好人思想”,带头为按制度规章办事的人撑腰打气,勇于同违纪现象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用铁的纪律,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革命意志的衰退,往往是从纪律的松弛开始的。”愿毛泽东同志充满“辣味”的警告,随时响在党员干部的耳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