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回”延安
来源:礼泉阡东镇纪委 作者:陈峰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8-22 10:58:27

为期三天的革命圣地红色旅游终于在一千多公里的汽车奔波中结束了。旅程虽短,但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曾经拜读过贺敬之的《回延安》,当时作为一名稚嫩的中学生,更多的是去记忆每句话背后的象征意义,通过简单的配图去最大程度的想象诗作背后的亲情和乡情,那时,“延安”对于我来说只是一幅想象的画面。然而今天,当我置身于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三山怀抱中,站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重“回”枣园,面对一座座朴实而又饱经沧桑的窑洞建筑,“触摸”我们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革命历史,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愈加的清晰而又熟悉,感同身受着那种对于延安精神的依赖和支撑!

延安,这里是红星初冉的地方,是中国人民的灯塔和希望之地。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优秀讲解员娓娓道来的战争史实以及对于毛主席、周总理、彭大将军等等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细致入微的历史事件讲解深深打动着我,枣园中几位领导人办公旧址中艰苦朴素的办公条件深深震撼着我。在观看延安《红秀》的大型表演时,太过于真实的历史史实还原,让我再也不能抑制内心深处交织的复杂情感,那一刻,我泪如泉涌。

我是有英雄情节的。我敬佩毛主席在1930年给林彪回信时讲的那句中国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坚定而又乐观的战略目标,使人们在失望迷茫中重新看到希望,在一次次失败中看到胜利的曙光,以燎原不可挡之势茁壮发展。多年之后,建立了一个伟大的新中国。我敬佩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第一次回延安,能够用心体恤当地百姓,专门批示拨专款40万元修建了延安的“宝塔桥”,延安人民亲切地称它为“总理桥”。小时候我们学过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令我永生难忘。我也敬佩那个“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智勇双全的彭德怀,他戎马一生,威震敌胆。

回望百年峥嵘岁月,还有很多像他们一般的革命先驱,在黑暗中孜孜以求、探索前行,挺身而出、无怨无悔。而这些人,都是我们最值得去追寻的光!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装”!未到延安,如隔山海。一到延安,如临仙境。此次拜访延安,再也找不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漫山遍野的新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峡谷风貌,丹霞地貌的独特景观赋予了这个革命圣地不一样的生命力。生存环境的变化,乡野田园的农耕文化,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离别时,频频回首,难舍难离!愿心中的红星时刻指引,秉持延安精神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携梦而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