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许许多多驿站,每个驿站标志着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新过程的开始。
我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回想起11年前,我还是一名大学生,满怀期待与憧憬,倍感骄傲与自豪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手握右拳,面对庄严党旗宣誓的那一刻起,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种子已经在心里埋下。
毕业后,有过一段扎根基层的时光,我和其他党员干部们在乡村一线共同奋斗了近6个年头,我们在“三夏”时头顶烈日、脚踏黄土,用辛勤和汗水换取庄稼人的一季丰收;我们在汛期下村,逐户排查危漏房屋,转移受灾群众,保障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夜以继日地战斗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为群众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帮助脱贫群众步履坚实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心用情服务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段经历让我成长,也让我找到了工作的意义。
时过境迁,怀着对未来的期望和从零开始的心态,我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成为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的一员。进入纪检系统后,我了解到,1927年5月9日,在中共五大上,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监察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会上选出了王荷波同志等7名党员干部的首届监委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是我党在危机关头,挽救中国革命的重大政治决定。面对当时严峻的革命形势,首届的监委委员们选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中有人即使面对着敌人的严刑拷打也坚决要做对中国有用之人,慷慨就义前,赋绝笔诗一首“申鸣大义臣,仗剑扫烟尘,横刀眉梢笑,忠贞掩昆仑”。
这些最初的监委委员们,毫无疑问给今天的我们树立了榜样,作为纪检新兵,我能不能像这些优秀的前辈们一样,成为一名国家尊严的捍卫者、民族精神的传承者、人民利益的守护者?我继续踏上了找寻这些答案的旅程。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这是前辈对青年人的希冀与期盼。反观自身,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更应该勇敢地接过前辈手里的接力棒,将小我融入大我,以溪流汇入江海,做新时代努力奔跑的追梦人,坚信答案就在脚下,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