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来到财政局已经整整22个年头。有人说,往事是可以酿酒的,细品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的确有一种回味不尽、让人怀念的感觉。
多年的财政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财政工作是比较艰辛的事业,有权利必然就有责任,如果不能严以律己,心存敬畏,很容易走向腐败的深渊。腐败,有可能从收一个“红包”开始,因为,一收“红包”,就破了防线。一些领导干部最后沦落为贪官,就是从这个“第一次”开始的。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在参加全国人大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我们现在简称为“三严三实”。此后,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重申“三严三实”的要求:例如,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时;2015年1月21日视察驻昆明部队和2015年2月16日视察驻西安部队时,都强调了对各级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历次全会上都阐述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从突出纪律的刚性约束、惩治功能,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到突出纪律的行为调整、价值指引功能,提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再到提出并阐述“全面加强纪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建设的重要思想有力唤醒了全党的纪律意识,推动了纪律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全面从严治党通过把党的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改进了党的作风,重塑了党的形象,维护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使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我们赞颂在困难面前“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概,但不是说不要敬畏之心。人人都应当有敬畏之心,所谓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对领导干部来说,尤其是身处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又该敬畏什么呢?我感觉,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时时警醒,心存敬畏。敬畏群众,敬畏法纪,更要敬畏权力,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奉公守法,洁身自好,绝不触犯党纪国法的“高压线”。总之,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做到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这些年,有些人认为工作已经不是评价一个同志的唯一标准,但我依然固执的认为,把工作干好就是对领导最大的尊重。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干之,则胜之。既然选择了财政工作做为我安身立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自己就下定决心要热爱这项工作,服务于财政事业。这种信念支撑着我,无论工作中遇到多大的困难也始终义无反顾地往前走,无论遇到了多大的诱惑,也不敢忘记自己作为一个财政人的根本。说心里话,这几年尝尽了甜酸苦辣,也曾彷徨困惑,好像自己的付出和得到不成比例,也看到过社会上有些人把自己手中的权利变成了一种工具。每当有人找我“变通”时,也曾犹豫过,正是这些年自上而下的中央和省市区相关纪委全会精神的学习,这些年党风廉政案例的警示,这些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素养让我时刻警醒自励,保持平和心态,珍惜自己的岗位,珍惜自己的拥有,珍惜自己安身立命的平台。一路走来,虽然平凡,但感到很充实。就像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标准。”如果将我所有的付出诠释成一个字的话,那就是“值”,因为“值”,所以无悔!因为“值”,所以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财政工作持一种笃信虔敬的态度,认真诚实地履行财政部门所赋予的职责,丝毫也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这些年的财政工作,使我学到了许多业务知识,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在做人和做事上都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要自觉遵守各项财经纪律,克已奉公,秉公执法,谦虚谨慎,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注重自身修养,把维护好财政干部的形象,融入自己血液中,当作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做心存敬畏的财政人。这样我才可以无愧地说,我对得起自己的这份职业,这样我才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名合格的财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