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中人名、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在有权的单位和没权的单位上班有什么区别?在调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之前,罗昆不知道,在调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之后,他就全懂了。
毕竟之前他在乡镇工作的时候,主要业务工作比较单一,监管的区域和人员有限,而现在到了市里,监管的区域变大,监管的人员变多;调到市里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罗昆和同事闲聊中听到同事说市局比较缺人,想在乡镇调一个人过去帮忙,他便说想去试试,结果没想到就成了,而调来市里这一年,他才刚刚26岁。罗昆在内心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干,努力干好工作,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而罗昆也确实是这样去落实的,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认识到自己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但法律知识有所欠缺时,他还主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企业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等相关法条,由于对所有事都有股好学的劲,所以没过多久他就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深得领导的赏识。如果不是市纪委的一纸公告,罗昆简直就是一个励志、优秀的好青年。
2022年10月27日,市纪委监委官网发布公告,市市场监管局干部罗昆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市纪委监委采取留置措施,接受审查调查。
从前途无量的“明星干部”沦为铁窗后的“阶下囚”,是什么原因让他迅速腐化,走上迷途?
罗昆第一次收受贿赂是来市局的第二年。因为在单位工作踏实、负责,所以领导对罗昆非常器重,很多事情都交给他去处理。
在一次外出检查时,检查对象唐某就给他塞了1000元好处费,本来罗昆是准备拒绝的,奈何检查对象唐某一直推辞,并嘴上说:“没啥,就是给大家喝个水,抽个烟。”所以,按理应该给予唐某处罚的决定,便被罗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收到好处费的前两天,罗昆兴奋中还带点恐慌,后来见没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又变得心安理得。防线既破,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后来,陆陆续续,罗昆在担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科科员期间,先后50余次收受管理对象送的白酒、香烟等礼品及现金、购物卡共计5万余元。
在调到市里五年后,由于罗昆工作能力突出,被领导提拔为副科级领导,罗昆愈发春风得意,而他的很多管理对象也逐渐和他处成了“朋友”关系,经常披着“人情往来”外衣行权钱交易之实。然而,因为一次意外事件却将罗昆的受贿行为暴露。2022年6月,在罗昆监管范围内的一家保健品经销店涉嫌欺诈行为被市民举报至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在对老板的调查中意外得知老板的行贿行为,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立马将得知的线索移交至市纪委,纪委的工作人员便立马对罗昆展开调查。起初,罗昆怀揣侥幸心理认为没有任何实际的证据能指证出他的违纪违法行为,简单询问一下应该就没事了,但是世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纪委的办案人员还是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再加上罗昆本人内心无比的煎熬,最终主动交代了违纪违法事实。甚至在罗昆交代完犯罪事实后,他自己都被金额震惊到,他认为,自己收的都是小恩小惠,没想到积累起来竟然有这么多。
最后,该案被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指控:2017年至2022年,被告人罗昆在担任综合执法科科员、综合执法科副科领导职务期间为他人在监督检查、逃避处罚等方面提供帮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30余万元,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因其主动交代犯罪事实,依法从轻、减轻处罚。最终以受贿罪被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
一些年轻干部在走上重要岗位、手握一定权力后,被阿谀奉承、吹捧讨好冲昏了头,在权力和物欲中迷失自己。“高学历、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往往被安排在重要岗位、关键环节,但因成长经历的局限性,少数干部抵抗诱惑能力和鉴别能力比较弱,极易成为被“围猎”的对象。
因此,年轻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和社会的磨砺,坚持学思贯道,将自己的“心”置于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在千锤百炼中提高思想觉悟,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