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我眼里的汪老
来源:淳化县委巡察办 作者:张欢庆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6-06 10:54:43

见识王熙凤,就那一声;见识汪老,也就那二十万。

起初,只是听说,戊戌年冬月初二有人大清早倒垃圾捡到20万元交给了警察,肃然起敬。随后,从知情人士处得知所谓的“有人”是个中年男子,名叫汪志荣,并全知了他当时如何在一家门店前撞见那瓷硬瓷硬的两捆百元红版,又如何在空无一人的原地替失主火烧火燎,又如何顶着寒风一秒一分煎熬到半个多小时,又如何无奈至极报警求援将20万元现金当场交给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清点后才心里石头落地。

如今,拾金不昧的汪志荣的人品的可贵,早从五年前的“淳化好人”上升到了咸阳好人、陕西好人、中国好人和我眼里汪老的高度。我称他汪老,除却他长我年岁又彼此日渐熟悉外,更多的是对他的敬重。我们初次谋面在县老年大学里举办的一次文学交流活动上,记得是杨焕亭、陈德宝老师授课,我紧挨他落座,他全程听得十分专注,记得格外认真,油然产生好感。课余,不等我与他攀谈,他竟抢先一步向我介绍了他,并期望我日后多为他提供活动资讯,好帮他这个摄影爱好者有更多机会投身公益事业。啊呀,这那叫我帮他,分明是他帮我以及全社会——我欣然允诺。

也是受汪老启发,我在新冠疫情迫使全县居家隔离期间加入志愿者团队参与小区门禁值守。没料想,这才一步入他所热衷的圈子,就再次与他隔着口罩投缘相遇。原来,他自疫情爆发一直都奔波在全县抗疫防疫一线,甚至关键时段自带干粮,徒步偏僻村落和防疫关卡抓拍闪光点、传播正能量,用一个一个真实的瞬间定格,鼓舞着更多人自信自强、携手奋战。疫情过后,各自忙碌中,我们有过好几次碰面,每次他都遗憾——没将我的照片送到我手中。开始是我对自己有限行为的偶尔曝光从未上心,没去他的工作室去取,后来他一次次致歉,反倒让我感到了对他劳动成果的不够尊重。就在我决心要去拜访的当儿,他竟将照片专程送来我到单位。

汪老就是这么个具体人。近年来,他频繁现身学校、医院、文化馆、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和慈善协会等诸多机构社团的有关活动中,跑前跑后地义务拍摄照片甚至收集成相册,而且不收一分一文的辛苦钱成本费。他似乎已经助人成习,只要有奉献的机会,都会不请自到,乐此不疲。他快人快语,还常为所参与的活动建言献策,加之场面见多了、圈子人混熟了,又怀揣着一颗公心,有什么好想法好见解从不顾忌吝惜,冷不丁还真会奉上独有建树。汪老的形象,同汪老的诚信和热心一样,就这样伴随斗转星移前行着高大着。他有一次去敬老院做义工,发现个别老人头发现长不舒服,就闲暇之余悄悄学会了理发,几经前往敬老院帮老人们理发。他还颇有意外收获地说,自己也是个半老头儿,方便跟老人谈心,听他们的心声,帮老人们理发实质上是零距离帮彼此梳理生活的烦忧。

到这地步,你还不晓得谁是汪老吗。其实,你应该见到过他,只是没对上号罢了。他就是当年从县氮肥厂电工下岗后叠加创办过电器修理店、红白喜事摄像部、夕阳红旅行社汪志荣。他中等个头,长得同他的憨厚一样敦实,平凡得走进人群便消失,好在他面色黝黑,全然记取着他年复一年的风吹日晒;他目光炯炯,充满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希冀;他法令纹深深,厚积着对他周围每一个人的乐观豁达。他忙个不停,当下正在以身边好人形象为助力乡村振兴走基层现身说法。

我们的伟大时代,我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汪老式的道德模范,需要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人携手并进。汪老作为榜上“中国好人”,是我们身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名副其实的先锋,他拾金不昧、不负韶华的品质和执着,充分彰显了淳化人“淳德教化”的优良传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