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心系百姓 情系民生
来源:淳化县纪委监委 作者:吕瑶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6-06 10:53:41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纵观历史,在两千年前的《左传》一书中,首次出现了“民生”一词。民生是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当我读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这本书后,解开了我的困惑,我更加深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的思考实践和改革事迹,更加深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百姓,情系民生的情怀,也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时期试点改造连茅圈、开发河滩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修复古迹、刹住不正之风、艰苦朴素的生活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为我们全面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的从政风范和人格魅力,对广大党员感悟习近平同志团结带领干部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激励鞭策各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更好担当作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中国故事、中国领袖的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我是准备入‘苦海’的”,这是习近平同志初到河北正定时的心声。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先后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他对正定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感情,这是他继梁家河之后的第二故乡,渴望尽自己的微薄力量为基层群众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渴望乡亲们都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年轻党员干部,我自小也是在农村长大,我的家乡曾经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书中的事例是如此鲜活,泥泞的乡村道路、漏水的校舍、留不住的人才、公路上打场晒粮、污水横流的街道……这也曾是千千万万中国农村的缩影。

幸运的是这些曾经困扰群众生活,群众身边的这些问题正在逐年改善,以我的家乡淳化为例,2018年顺利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深入开展农村“三堆六乱”专项整治,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4个,咀头村、贤仓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9.4%;综合保障有力推进淳化教育“十大工程”,积极探索学生营养改善提升工作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午餐“三菜一主食一热汤”要求,免费供应全县11000余名学生,保障学生吃得营养、吃得安全放心;实施了中小学校冬季学生供暖设施提升工程……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便是要办好便民惠民实事,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不懈改善民生,全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认真履职,敢于担当,严守法纪。大力弘扬严实作风,不当“甩手掌柜”“遥控指挥”,“手往面盆里塞,脚往泥水里踩”,踏实干事、努力成事。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我们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勤劳淳朴的中国人民一定会过上更加殷实、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