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读《正气歌》有感
来源:长武县纪委监委 作者:解曦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5-10 14:48:05

与先生初识,是在初三那年,翻看语文课本,听老师娓娓道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这种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表现出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我的脑海里有了一个站在零丁洋边孤苦惶恐但又豪气满怀的一个诗人形象。

前一阵县里举办书展,跃跃欲试的我开始在网上查找适合投展的内容,这时《正气歌》三个字印入我的眼帘,我内心为之一振,认真的读了起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通篇读下来愤慨悲壮又气势磅礴,隐隐觉得自己身边似乎也有种正气流溢。当即就拿起毛笔,将精力集中于笔端,入纸行笔,竟觉气韵流动。回头一看,这竟然是文先生的作品!为何这样一篇好文我今日才看见?不由得心生几分懊悔。

再看序文才知先生所处环境之恶劣:“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夏天窄小湿暗的土房汇聚了七种气味,而先生居于此地已有两年,据他自己所言,在此关押的人不得病的几率机小,而他为何能不染病?只因他有一种气,能用此气抵御七气。

什么气如此之厉害?正是天地的凛然正气!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越是世道艰难,英雄义士越多。他们是出使匈奴,被扣不降、持节牧军十九年的苏武;是自称“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的严颜;是死于王事,血溅帝衣的嵇绍;是气吞逆贼、宁死不屈的张巡;是讨逆骂贼、为叛徒断舌而以身殉国的颜杲卿;不与叛逆同流合污,以芴击贼而遇害的段秀实等等历史人物。他们的事迹刻在了文先生的心中,歌颂这些有“正气”的英雄义士,何尝不是自己身有“正气”的体现?从此,那个站在零丁洋边的诗人登上了高山之巅极目远眺,浩然之气萦绕身周。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从一幕幕浩瀚的历史画面重归现实,想到自己,虽无大才、无大能,不过是历史滚滚向前中的一抹尘埃罢了。但我要活在当下,活出自己的生命。

如何活?

正如先生所言:“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