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清明:一半明媚,一半思念
来源:渭城区纪委监委 作者:马蕾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4-04 18:21:01

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也就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的时候。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6天。《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

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长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和景明之象,人们脱去了厚厚的冬装,这一时节正是郊外踏青的好时节。莫负春光,不妨就要三五好友,去山野湖边,感受生命的蓬勃向上。咸阳湖边的郁金香已次第开放,就连路边的野花也骄傲的盛开,在这一时节好毫不吝啬的展示着自己独一份的美丽。树叶漫铺着一层水膜,晶莹剔透,给大树带来了些许灵动。“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明时节,也是放风筝的好时间,不管你是新手小白,还是行家里手,都能在这个时候,借着春风,让手中的风筝飞上云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描写的清明扫描场景刻画的形象生动。清明的雨,格外潮湿人心,每一滴都拍打着离人的心房。人间的最大的哀伤也不过是天人永隔,思念如果有声音,那一定是震耳欲聋。儿时,对于死亡没有概念,总觉得身边的人一直会在,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步入至中年行列,再回首,已送走多为至亲。父亲前几天给我打了电话,嘱咐我别忘了清明给母亲“烧纸”,我应声回应。霎那间,泪雨滂沱,思念蔓延......如今我也成为了母亲,每每看到我女儿在我面前撒娇,求抱抱的时候,我都在想,30年前我的母亲,也是这样对我有求必应吧,我教我的女儿吟诵着我儿时母亲教我吟诵的唐诗。复刻着她的耐心和倔强,感受着她的慈爱与期待,也渐渐明白了“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万般无奈。山涧流水,杨柳吐绿,杏花村酒又一次醉满人间!

清明时分,让爱与记忆随风蔓延,跨越山海,带你抵达思念的远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