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记得曾经有一篇爆火的文章《我上了985,211才发现一无所有》,它和万柳书院这场闹剧里很多朋友的感受一样。
这个作者从一个小县城拼命努力卷上复旦,以为能逆天改命,结果发现比自己强的一抓一大把,连自己唯一擅长的学习都不如别人,更别说那些对人生影响更大的什么家世啊见识这些,不是靠努力就能追平。而核心原因居然只是因为人家是本地人,上海这座城市能够提供的养分当然不是一个小县城能比的,可是如果人的差异从出生就注定了,那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在小县城里面无知但是快乐的过一辈子。
所以万柳书院最让我触动的不是权贵阶层的世界,而是很多朋友看到阶级差异后这种如出一辙的无力感。有些人甚至开始埋怨互联网,如果没有互联网,他会在自己渺小但是幸福的世界里快乐一辈子。互联网打开了他的视野,却让他沮丧又自卑。但我想告诉大家,自卑这件事不是视野打开的结果,恰恰相反,视野不够大它才会存在。因为自卑这种情绪从我们懂事起,它就在那了。从小到大,我们一定会遇到在某方面或者是很多方面都比我们优越的人,而且更残酷的事情是,不论我们多努力多优秀,爬到哪个阶层,只要不是顶层,那我们的头上就都会有人。所以人生跟努力就没有意义了吗?
如果抬头就是自卑和沮丧,那还怎么往上走?所以成长其实就是去正视这种情绪的过程,所以我们才会在初中的时候就被安排学习《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比过去的自己更优秀,这就可以了。这个世界就像是一片广袤的山林,我可能只是一丛灌木,但我不会看到一座花园就自卑和沮丧。因为我知道远方一定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山和遮蔽一方的巨木,我可能一生都只能仰望他们,但我会用一生去靠近他们。
如果你还很沮丧,不妨去读读王小波写给《老人与海》的书评“我不相信人会有所谓的‘命运’,但是我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限度’总是存在的。再聪明再强悍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是有限度的。老人桑地亚哥不是无能之辈,然而,尽管他是最好的渔夫,也不能让那些鱼来上他的钩。他遇到他的限度了,就像最好的农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猎手久久碰不到猎物一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仿佛是命运在向你发出停止前行的命令。可是老人没有沮丧,没有倦怠,他继续出海,向限度挑战。在这场鱼与人的恶战中,鱼也有获胜的机会。鱼在水下坚持了几天几夜,使老人不能休息,穷于应付,它用苦刑来折磨他,把他弄得双手血肉模糊。这时,只要老人斩断钓绳,就能使自己摆脱困境,得到解脱,可是老人没有做这样的选择。他把那大鱼当做一个可与之交战的敌手,一次又一次地做着限度之外地战斗,他战胜了。”
人类是有限度的,但每当人们把手伸到限度之外,限度就扩大了,而人类发展就是与不断扩大的限度斗争从中成长,这当中会有人用知识把飞船送上太空,也会有人在加勒比海上用简陋的渔具去对抗巨鱼。他们都在突破自己的限度,这两件事情同样伟大,同样不可思议,完成他们的人都是英雄。只有那些永远不肯或者不能越过自己限度的人才是平庸的人,所以承认自己有局限,同时不断努力去尝试突破这个局限,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也是活着的意义。因为看一个人到达的高度,不是看他现在的高度,而是看他在起始高度上前进了多少,所以呐,生活会给我们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