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贾雨村型官员从为民请命到枷锁扛身的退化之路
来源:武功县纪委监委 作者:张亚国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3-03-02 11:15:30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全书以宝黛钗三人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四大家族走向没落的必然历史趋势。书中贾雨村是通过四大家族的庇荫,逐渐进入中枢内阁,他是通过科举中进入到官场,在未中举之前,也曾经有一番“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抱负之心。但是,经过现实社会无情打击之后,遭到同僚排挤,其理由是“生性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贾雨村初入官场,棱角鲜明,才能突出,在工作中是恃才傲物,处理事情的手段有点急躁,最后的结果是,赋闲在家,革职留用。

贾雨村型党员干部在初入官场,有着“大丈夫生居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的理想抱负,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自己奋斗目标。在官场摸爬滚打之后,被领导渴望认可的,希望自己被伯乐赏识,这才呼出“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出世心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经过一些心理落差、现实社会、不公正待遇之后,开始自暴自弃,随波逐流,在躺平式的生活里悠哉游哉,在尸餐素位中浑浑噩噩,或者成为提线木偶或泥塑尚书。

自党的十八以来,先后有省部级官员212人落马,其落马的深层次原因迷失自我,忘记为官的职责和义务。在这里也许可以窥探出贾雨村型干部的影子,政商一体化,贾雨村二次复出,就得到当地官员护身护,“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当地士族豪绅是贾雨村的“护身符”,贾雨村又是当地高门深户的“保护伞”。官商利益双向驱动,盘根错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维立体关系网。贾雨村型的官员,脱离群众,因势而交,因利而往,忘记自己初心是为万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在所谓护身符中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历史是一面镜子,有着知古鉴今的重大历史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从严治党的深化、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是“零容忍,“八项规定”的实行、反“四风”的持续发威和限权问责的推进,时刻警醒着党员干部,是一把悬在贾雨村型党员干部的达摩克里斯剑。经过持续不断地重拳出击,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攀升。对于官场生态中滋生了严重的“为官不易”的想法,“为官不为”的问题则以“权力闲置”、“公共服务职能缺失”、“政商背对背”等形态广泛出现。重点要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精神之钙,理想信念的缺失,需勤拂初心,不要使初心蒙尘,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教育贯穿于生活言谈举止之中,党员干部要始终要秉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有益于群众的事情要抱着“粉身碎骨浑不怕”,坚决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脱离群众的贾雨村型党员干部,最终,忽喇喇大厦倾,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在抄了别人无数次家以后,贾雨村型党员干部的结局是“因嫌官帽小,致使枷锁扛”,迎接他们的是四面围墙的牢房,“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要时刻树立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三省吾身的忧患意识。

脱离群众是最大危险,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情。当前,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临的斗争形势复杂艰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勇于担当意识,时刻从历史宏观角度审视“历史周期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共产党员就要在群众中“生根开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