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最近,电影《满江红》的热映,引发了人们对岳飞的持续讨论。岳飞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岳母刺字、三拒诏书、直捣黄龙等历史典故,脍炙人口、耳熟能详。事实上,岳飞不仅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同时“平居洁廉,不殖货产”“临财廉,与士信”,是当时难得的洁廉将军。
岳飞是中国古代将帅中廉洁奉公、为人师表的楷模。一生俭朴淡泊,律己甚严,故而被称为“奉己至薄”。史载,他生活节俭,严守一不贪财,二不爱色,三不娶妾,四是山河未复滴酒不进的“四不”规定。不置资产,所得的赏赐都用来犒赏将士,兵食不够,就用自家的粮食。有次,他吃到一种名叫“酸馅”这种在官员们看来很普通的食品时,惊叹不已,便带回去与家人共享。部下曾出于对他的尊敬,出钱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送给他做姬妻,未曾见面就被他婉言谢绝。这与当时为将者莫不贪图富贵、享乐的社会现实相比,岳飞能如此淡泊名利,“独不然”,以“洁廉”而为世人称颂。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岳飞对自己严厉,对家人同样严格。史载,岳飞教导孩子“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要求他们必须下地劳作。全家人均穿粗布衣衫,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缯帛,岳飞看到后说:“吾闻后宫妃嫔在北方,尚多窭乏。汝既与吾同忧乐,则不宜衣此。”自此李氏终生不着绫罗。南宋时有“任子恩例”,官员品级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阶越高,岳飞却勉励儿子“自立勋劳”,常常以“父之教子,怎可责以近功?”“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若使臣男受无功之赏,则是臣已不能正己而自治,何以率人乎?”消除别人疑惑。其子岳云屡立战功,岳飞多次隐瞒不报,力辞不受。
岳飞与士卒同甘苦,待人以恩,和他们同住茅屋军帐,常与士卒最下者同食。常化私为公,用自己的私家财产去补助军用。史书记载“乐施踈财,不殖资产,不计生事有无。所得锡赉,率以激犒将士,兵食不给,则资粮于私廪 。”曾命部下将自己家“宅库”里的所有物品,“除宣赐金器存留外,余物尽出货,以付军匠,造弓二千张”。对犒赏而分文不取,全数分给将士。
“臣伏自国家变故以来,起于白屋,实怀捐躯报国、雪复雠耻之心。”岳飞曾在《乞出师札子》中如此表明心迹。拳拳爱国心、满腔报国志,令人动容。人们传颂岳飞,不仅赏其“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也赞其“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的风骨,爱其忠贞,也爱其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