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刚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去延安瞻仰革命纪念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延安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那些革命旧址是我儿时与伙伴经常一起游玩的地方,当我看到新闻,立马能想到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会去七大旧址、会去王家坪革命纪念馆、会去毛主席故居……,但就是没想到总书记会去那个我最最熟悉的地方——延安中学,因为相比于众多知名的革命旧址,那里实在算不上一个十分打眼的地方。看到刷屏的朋友圈信息,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延安中学的点滴回忆。
准确的说,习近平总书记去的是延安中学的枣园校区,它是延安中学扩招后,在远离市区的郊区新建的一个校区,当时只把整个高三年级独立放在那里封闭管理,2006年夏天我读高三的时候,枣园校区还十分简陋,只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和一个餐厅,操场都还没有来得及硬化,早上跑操时,总是扬起阵阵黄土,校门外是通往县区的公路,方圆几里都没有一家商店,公路边上就是农田的和几个荒废的鱼塘,还有一片梨树林,春天梨花盛开的时候是极美的,课间时分,透过教室的玻璃窗上远望那片梨花海就是最好的眼保健操。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学校的饭堂,由于封闭管理,学生的一日三餐都得在那里解决,饭菜的口味我已经记忆模糊,只记得中午下课铃声响起时,大几百号学生同时冲向饭堂的景象颇为壮观,尤其是从教学楼通往饭堂,必须途经那个没有硬化的操场,扬起的黄土伴随着噼里啪啦的脚步声,总让我联想到三国演义里万马奔腾的战争场面。一些心疼孩子的家长选择在学校周围租房陪读,由于学生必须住校,所以说是陪读其实主要是送饭,这些有家长送饭的幸福孩子们总是在抢饭军团冲杀时,闲庭信步的去校门口取那一份专属的可口饭菜,我的父母也曾问过我是否需要送饭,我连忙一口回绝,一向惧怕压力的我,深知我的成绩不足以让我坦然接受那样一份沉甸甸的爱。
在新闻里看到,枣园校区早已不是我读书时那般简陋了,林立的教学楼已经形成了一片楼宇群,黄土操场变成了塑胶跑道,教室内的满是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去了学校的饭堂,19个窗口一个一个挨个看过去,饭菜荤素搭配,看起来很有食欲,总书记把目光停留在饭菜质量这样的细节上,不禁让人感叹党和国家对老区学子求学生活的关怀。从我毕业到现在,延安的发展变化可谓天翻地覆,老城区除了革命旧址没有变以外,剩下的几乎全变了样,还在山上开发了新城区,修了大剧院、建了滑雪场,枣园校区附近也变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延安人民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了,这些变化无不体现着党和国家对老区人民的关心与支持。
光阴飞逝,社会发展,老区延安正在奋进中展出新时代的新容颜,我们的祖国正在日益强盛。愿我们青年一代都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进步,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拼搏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