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武则天赋诗倡廉立规矩
来源:乾县纪委监委 作者:董昌辉 王 亮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2-12-22 13:04:58

武则天(624-705),名曌,建立武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注重官员廉洁品质的有作为的帝王。《全唐诗》收录武则天的诗共58首,《制袍字赐狄仁杰》是其中一首。

公元696年,在契丹攻陷冀州的危急时刻,武则天将狄仁杰调任魏州刺史,已66岁的狄仁杰临危受命,在狄仁杰兵不血刃使得契丹退兵后,武则天便擢升其为幽州大都督,并命人给狄仁杰做了一身紫袍。袍子做好了,武则天亲笔在上面写了“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12个金字,这就是被收录在《全唐诗》第5卷的武则天《制袍字赐狄仁杰》。

全诗四句12字,既是对狄仁杰的表彰,也是对他的激励。这首诗短小精悍、精妙绝伦,写得颇为讲究,字字高明。既体现了武则天恩威并施、善用人才的识人之智和用人之术,同时也足见武则天对臣子的要求和激励。全诗大意:勤政治理有术,内守清明,恪尽职守。这样的人应该身居显位,拜相入阁,天下臣子都应该以他为榜样。

“敷政术”,就是要有经略之方,施政之术,这是对臣子才智上的要求。当然这是对像狄仁杰这样的中流砥柱的要求,此次狄仁杰大胜归来,这三个字自然也是对他才能的肯定。当然仅有才能还不够,还要恪守清廉,恪尽职守,这是对德行的要求。狄仁杰一生正直,在他身上完美得体现了孝、忠、廉三个字,这一点武则天是很清楚的。 “敷政术,守清勤”,这短短6个字,既是武则天选拔人才的最高标准,也是对位老臣一生的总结,字字珠玑、句句箴言。

第三句“升显位”是对于前两句中的贤臣的激励制度,能做到前6个字的人,自然能身居显位。最后一句“励相臣”是高调表彰狄仁杰,就是为了同样是激励群臣,要以狄仁杰为榜样。由此可见武则天对人才的选拔总结得很到位,激励制度也同样令人神往。

武则天还很注重对官员的廉政教育,她本人就极富有文学才能,曾引领一批文人学士,修撰《臣轨》一书,轨,是规矩,是标准,此书专为规范官员言行,共2卷10篇(分国体、至忠、守道、公正、 匡谏 、诚信、慎密、廉洁、良将、利人)十章。其中《公正》、《廉洁》两篇,就专门讲廉政问题。

《公正》篇中指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烛,四时为利。忍所私而行大义,可谓公矣。”并强调:“人臣之公者,理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人。”把“大公无私”看作为官的基本准则。武则天认为,“忍所私而行大义”是一种执政境界,其核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责任感,这也是为官从政识大体顾大局的一种政治修养。

《廉洁》篇中又指出:“理官莫如平,临才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宝也”。武则天认为,做官最优秀的品质是公平,面对钱财最优秀的品质是廉洁,人臣如果能够做到公平为官,廉洁从政,可堪称世所罕见的珍宝。为引导群臣树立重德尚廉价值理念,武则天谆谆告诫道:“非其路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得。知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远害而明彰也。故君子行廉以全其真,守清以保其身。”

通过多种方式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使武则天时代的人才之盛,蔚成大观,为历代史学家所津津乐道。宋人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说武则天使“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不仅狄仁杰、魏元忠等名相为其所用,唐玄宗时代的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嘉贞等都是武则天时代发掘出的人才,可以说武则天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做了人才上的准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