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苏东坡:人间值得
来源:驻渭城区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 作者:马蕾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2-11-24 10:23:06

学生时代我就非常喜欢诗人苏轼,他的诗词不像李白诗词的飘逸灵动,也不像杜甫的诗词写尽人间万象,更不像辛弃疾的诗词风沙万里。苏轼是写的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万千柔情,写的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诡谲,写的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悼亡词,更是写的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快意人生。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文豪,可以写出不同的诗词韵味,且篇篇都是传世之作......

我打开了书架上林语堂著、张振玉译的《苏东坡传》,想解开我心中的迷团。

此心安处是故乡。纵览苏东坡的一生尤其是他的仕宦之途,尽管他拥有卓越的心智和才华,文绝千古、名重九州,但却屡遭贬谪、历尽坎坷,他曾前后四次跌入人生低谷。被贬的苏轼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扎根于平凡生活,此心安处是故乡,寄情于人间烟火。初到黄州,苏轼穷困潦倒,甚至养不活家人,只好向太守徐君猷要了一片荒地。苏轼给这片地取名为——东坡,他自诩为东坡居士,从此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因为真性情,无论流放到哪里,苏东坡都能交到朋友,他自豪的写信告诉弟弟“我上可陪皇帝,下可陪农夫乞丐”,因为接地气,苏轼深知人间疾苦,在流放期间,他尽自己所能为百姓做实事,治理西湖、开荒地、办学堂,深受百姓爱戴。在流放之地,山海之间,抒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摸总相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除了诗词,苏东坡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水利治理“小能手”。清代金安清曾为他撰联一副“一生与宰相无缘,到处与西湖为伴”。苏堤作为“西湖十景”之首,起初湖内淤泥淤积、湖草蔓生,使得西湖容量日渐减少,淡水不能满足居民饮用。苏东坡先是安排几千个劳动人民,费时4个月终于把西湖的淤泥和水草都清理干净了,西湖的水又变得清澈了,居民饮用水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之后将堆积如山的水草和淤泥修一条直贯南北两岸的路堤,将湖面分隔为里湖、外湖,缩短百姓往返的路程,并在沿堤种了垂柳。同时他还派人重新在湖边建造了6座拱桥及9个亭子,增加了百姓的活动和休息场所,西湖更增添了很多色彩。时至今日“苏堤春晓”早已成为西湖不得不看的至美风景。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建功立业不如淡泊高远,封妻荫子不如遨游江海。支撑苏东坡快乐的,是其富足的内心。他以超凡的洞察力、感悟力和想象力,总是能从寻常万物中发现别人见不到的美。你把我贬到黄州,我有酒有肉日子赛过神仙;你把我贬到惠州,我有荔枝鲜果度日不觉艰难;你把我贬到儋州,我教书育人造福一方百姓。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他始终保有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崇尚“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的率真。纵使卷入政治漩涡之中,他依然“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虽屡遭人陷害,却并不怀恨于心,他与“拗相公”王安石政见相左,遭其罢黜,可他在从黄州谪迁汝州的路上,仍专程去看望了已垂垂老矣的王安石,显示出非凡胸襟和气度。在大爱的引渡下,苏东坡实现了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的全面和解,进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至境。

星汉灿烂,穿越千年笔尖流转着诗情画意,起承转合间书写着豁达一生。苏东坡的文章在今天依然充满力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希望在未来的岁月中,面对人生的困苦我也能够坦然接受。依然觉得人间值得,能够认真生活。正所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