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何许人也?他是名满天下的诗人,在语文课本里你见过他潇洒吟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身影,他也是一名政治家,在历史书上“乌台诗案”的主人公就是他。可能你还会说,他是个书法家,你见过神秘莫测、超凡脱俗的墨宝出自他手,他也肯定是个美食家,要不然香嫩酥烂的东坡肉为什么会成为一道传统名菜。苏轼的身份可太多了,和他一起旅行,看着他走过漂泊的一生,行程充满哲思。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让我们和苏轼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虽然此刻他被贬谪黄州,过着“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但却在此期间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我们看到了苏轼和同伴举起酒杯,吟诵明月,那心境豁然开朗,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但只有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是大自然的恩赐无穷无尽,我们可以共同享受。看着东方露出白色的曙光,我的心也慢慢平静下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惊叹苏轼人生的起起伏伏,却在无意中被他治愈,向光一样照亮了我们,走出人生的困境。
诗词里的豁达,治愈了我们的精神内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春风微冷,和苏轼在风雨中慢行,泰然处之,管它是晴是雨又如何?我们坚守自己的初心,在风风雨雨的世界里,淡然相处,不畏坎坷。这是苏轼半世颠沛流离,一生诗情画意的超然情怀,也是我们学着和自己、和他人、和社会和解的方法。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我们和苏轼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春水半满、微微闪动,春花明艳,迷蒙细雨飘散。点上新火来烹煮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大诗人在怀念亲人吗?在想念家乡吗?毋庸置疑,他疗愈了自己,也劝解大家珍惜时间,不要白白浪费最好的年华,让时光匆匆溜走。记得这么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这个浮躁的年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越来越急功近利,仿佛很久没有停下休息的步履。我们是人生旅途中的行人,行色匆匆,可诗词歌赋好像疗伤之药,在生命中绽放独有的魅力。
和苏轼一起走过他的风风雨雨,看见他把磨难的人生活成诗和远方,面对人生坎坷,不畏惧风雨,始终做一个豁达乐观、不骄不躁的乐天派。走到西湖,想起了苏轼说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们思念远方亲人时,会劝慰自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登顶庐山,会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和苏轼一起旅行,纵观人生几十载,几起几落,佩服苏轼豁达的胸襟和对生活的热情追求,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汲取他的诗词力量,趁年华,向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