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阵阵冷风伴随着秋雨呼啸着从五十余公里的泾河大峡谷跃出了瓠口,迅速填埋了广阔的关中平原,万物迅疾萧条,一派“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破败景象,而在这泾水、冶水环绕的仲山之上枫叶如火,秋菊正浓,把个山野渲染的分外热烈,那采花的马蜂依然忙碌着,为越冬而准备着蜜糖,蛩声四起,显得格外热闹。
远观仲山,紫烟叆叇,盈盈绕绕,那翱翔于天宇间的苍鹰俯瞰密林间的动静,随时准备着,坠入岚烟,捕捉那悠闲追逐的山鸡,抑或晒着暖阳的兔子。也就是恍惚之间,鹰落而飞,带着猎物消失的了无踪迹,缥缈的雾霭山林再次成为游人眼中聚焦的胜地。待晴日,沿山麓而行,巍峨仲山拔地而起,近处的松柏林,愈发苍翠欲滴,将仲山严严实实地圈围起来,怀抱着这人间的胜境。那漫坡而上的灌木丛,各种不知名的杂木,已经从远古开始被这里独特的物候所侵淫着,已经形成了节律性的反映,在这深秋季节,所有的叶子都愈发可爱,将红红火火的热情,显摆于叶片之上,仲山便燃烧起来了,从山麓一直蔓延到了山巅,那气势就是身临其境,用语言也是无法准确描述的。
这正是仲山一年中最为曼妙的时刻,虽然仲山盛夏凉如秋,可是穿行于葳蕤的草木之中,不久也是大汗淋漓,冬天则被皑皑白雪所覆盖,虽然不乏山舞银蛇之气象,可是少却了充满生命力的色彩和那种成熟的韵味,而春天虽然山花烂漫,蜂飞蝶舞,可是那刚起身的嫩绿,以及泥土的芬芳,给人的多是展望和期待。唯有这深秋时节的仲山,集香山红叶之大观,华山日出之奇观,武夷山云海之壮观为一身,而且多了自己粗犷大气的一面。就拿那红叶来说,沟沟坎坎,梁峁塬坮,甚至于大小山梁皆红为一片,置身其间,闭目许久,眼内依然感受到的还是那灼人的红色,振奋着你的每一个细胞。云海说来就来,匆匆忙忙,迅疾铺满山谷,可转眼间就遁形而去,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似乎向游者演绎着仲山悠长的历史话剧。日出的景象,最为绵长,总是在千呼万唤中,关中平原才露出一缕曙光,苍茫而悠远,调和着山野的颜色,而观者期盼的红日却是从日渐升腾的雾霭中露出了一丝脸庞,旋儿又被埋进云海,几次三番之后,才挣脱出来,显出耀眼的光芒,将热量撒向人间,随着气温骤升,诡谲多变的山岚褪去,一个清爽迷人的仲山顿显眼前。
步行山林,踩着松软的落叶层,嗅着道边野菊花的清香,那或黄,或蓝的色彩,点缀在红叶林的边沿,只有这时走近了才可以看个清楚明白,采撷一把路边的野花,摘一朵插在爱人的发梢,那回眸一笑,映衬着满山的红叶,再铁石心肠的汉子,也会被陶醉而高歌一曲,以表达满心的欢畅。那突然起飞的山鸡,那循声而遁的野猪,甚至于那荆棘上唧唧鸣叫的蝈蝈,总是提醒人们,这里生态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可以幽居的好去处。我们在一个山坡上就吃到了久仰大名的八月炸,那清香怡人的滋味,透人心田。还有那不知名的红果,挂满枝头,味道也不一般,所有的这些果实令人惊奇的是除了被鸟兽所食外,几乎没有被虫子侵扰的痕迹,也没有菌斑的踪影,令人无不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
仲山之巅,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但被依次罗列的嵯峨山、九嵕山簇拥着,有一种无言的威仪。当年刘邦的哥哥刘仲就是醉心于仲山的桃源盛景而不能自拔,以至于多次拒绝刘邦出仕的美意,终老山林。以至于唐代鹿门先生唐彦谦发出了“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这样的感慨。这时,耳边风吟,婉转而悠长,似乎从远古而来,带着些许遁隐山林的梵音。
哦,仲山之秋,抚慰灵魂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