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级别之高、数量之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有人戏言“当领导都成了高危职业”“夜路走多了就要撞见鬼”“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持这些消极思想的人竟然有相当数目。怎样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尤其高级领导干部毕竟是少数。但往往是不法商人的围猎重点,对“一把手”的监督仍是薄弱环节,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抓住这关键少数,才能做细做实监督工作。
发挥监督合力。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监督不仅广而且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形成1加1要大于2监督合力。
做实日常监督。统筹运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三不机制”。扁鹊三兄弟医治病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日常监督要紧盯易发点、薄弱点,抓早抓小,才能防微杜渐。
自省自警自律。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扎牢拒腐防变的篱笆。时常反省自己,自觉接受监督,带头参加警示教育和以案促改工作,认真撰写个人自查材料,如实向组织报告个人事项。越是到节假日或重要节日,越要提高警惕,时刻提防糖衣炮弹,净化自己的朋友圈、交际圈。
近年来,被查出的很多领导干部,大多曾经都是积极肯干,努力有为的上进青年,最后身陷囹圄,很多都是因为理想信念失守,对自我约束不严。只有补齐制度、管理漏洞,加强监督制约,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