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底长武县纪委监委举办“喜迎二十大 诵廉政经典”主题诵读比赛,全县各级各单位职工干部及诵读爱好者积极参与,经过选手们激烈角逐,最后12部优秀作品进入决赛。恰好当时我在决赛现场,感受到每一位选手,用自己饱满的热情,或娓娓道来一个个关于廉政的经典故事,或慷慨激昂地陈述着自身对廉政的认识。其中我有最多感悟的是关于“四知先生”杨震的故事。
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深夜无人之机,将黄金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四知拒金”的故事从此千古流传,后人称其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
杨震为官,从不谋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品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事请托。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素菜为食,徒步往来,不乘马车,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子孙为‘清白吏’,这样留给他们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启示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正事业观,坚定理想信念。从杨震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从官之后追求的是做一个“清白吏”,他有明确的正确的职业追求,没有在因为金钱的诱惑迷失自己的初心。作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和生活中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追求,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提高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把个人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当中去,立足本职岗位,积极作为、干事创业,在实现个人事业目标的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启示二:做人要慎独,做到“暗室不欺心”。越是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越是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越是在隐蔽、没有人看到的地方,越是在自己独处的状态下,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腐蚀”“围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特别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一样要做持中守正,要经得住诱惑,管的住自己。
启示三:良好家风惠及子孙后代。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往往成就了一个个家族的兴旺发达,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话,如《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良好家风地建设与传承,能促进我们的社会更好地发展,促进国家和谐昌盛,促进民族进步发展。
到距离比赛过去已经快一个月了,而诵读带来的感悟正在我心头慢慢发酵。我相信和我一起观看了这次诵读比赛的许多人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诵读者带来的语言的魅力,也感受到了诵读者通过言语传达出来的清正廉洁价值观念,这些带来的教育意义更是会经久不息。
这或与就是诵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