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我由于工作需要去了趟咸阳。办完事后,我回头再找停车位时惊诧不已,原来我办事的地方竟然在咸阳渭滨公园对面。
渭滨公园是我曾经熟悉的地方之一,1998年在那实习过两个多月,当时我主要学习园林设计、规划、布局以及掌握各种花卉的习性,曾经在湖里划过游船,为五彩缤纷的郁金香除过草,抚摸了那里绿油油的草坪,爬过那里的彩虹桥,坐过湖边的石头,清理过树木花草的残枝败叶……
也常常骑着自行车把那里的大街小巷转个遍,兴致高时还把自行车骑到泾阳和三原县城,绕着咸阳转圈圈。记得当时,渭滨公园门口有卖各种小吃的三轮车,那些小吃,品种繁多,价格实惠,还特别可口。
我最爱吃一家淳化饸饹面,老板在公园的斜对面开了一个面食店,店名就叫淳化饸饹。有两三张桌子,门面不大,生意却很好,食客常常爆满。老板和我是老乡,我经常去那里吃饭,他很健谈,和我也聊得来,他给我的量总会比别人多些许,对我特别照顾。我们就这样成了好朋友,经常攀谈。听他说,在他很小的时候,父辈们就常常告诫他“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勤劳可以创造财富,让人衣食无忧;节俭可以积蓄财物,让人家业兴盛,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勤俭持家”就成了他们家口口相传的家训。
他还给我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故事,说起这几年打拼,开始的时候,朋友介绍他开了这个店,但生意一直不怎么好,老做不出淳化饸饹面那种劲爽弹牙的口感和香而不辣、口齿留香的味道,特别是荞面和水老是搅合不到一块儿,豆腐臊子、油泼辣子也不适合咸阳的口味……他秉持“勤俭持家”的传家宝和秦人那股子执着的“犟劲”儿,开始总结经验,不断尝试,越败越勇,最终还是把淳化御泉水拉下来和面,再结合咸阳人不喜欢吃辣椒啥的口味,改良汤汁和臊子,慢慢的,他面馆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在我住的两个月期间,几乎每天都去他那里吃饭,后来听人说他在咸阳市都开了几家饸饹分店了。
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么一个熟悉的城市?年轻有朝气,曾经是我年少的梦想和向往,也是每个人投资兴业的人间天堂……然而,此刻这座城市却让我如此的陌生,找不到车位,找不到要去办事的地方,更令我脸红的是,我觉得什么都不记得,等办完事才发现要去的地方,居然在我最熟悉的景点对面。
时过境迁,我的味蕾、我的记忆和双眸见证了这座城市飞速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日新月异,过往的流年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这座千年古都却生机盎然,传承“勤俭”和汉武大帝的那股子犟劲儿,让我在曾经的脚步和成长中珍藏了对它的美好记忆,真心祝愿咸阳和在咸阳打拼乡党们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