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廉洁要做到节俭
来源:兴平市纪委监委 作者:黄复璜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2-08-11 11:08:41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杂说》中说:“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餐桌上的浪费最近一些年屡禁不止,归根到底是很多人缺失了节俭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仓廪实,而天下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从古至今,粮食始终是“政之本务”,被视作富民安邦的基础,在我国,惜民力、吝谷物的风尚千古赓续、深入人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美德,自古有之。

“吃水不忘挖井人”,未有春种汗如雨,何来秋收仓廪实。从播种到收获,从田间到餐桌,每一粒粮食,都是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结晶,我们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都与厉行节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密不可分。要严于修身、勤于律己,以俭朴清廉为荣,以奢靡浪费为耻。

知节俭,躬行节俭彰显的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能不能做到节俭,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折射出一个党的作风,“欲教以廉,当先使俭”。持俭戒奢,方能生出清正廉洁的价值观,锤炼出严紧硬实的好作风。除了餐桌上的浪费之风,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经费浪费、物质浪费等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精准脱贫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遥想创业之初,广大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人民群众用一碗碗小米粥,一份份硬干粮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发展至今,天下物阜民丰,但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永远都不能丢。作为党员干部,不能放弃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之作风,把节俭朴素、力戒奢靡的传家之宝代代相传。党和政府要过“紧日子”,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而不懈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