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扁鹊见蔡桓公给基层纪检干部的启示
来源:淳化县十里塬镇纪委 作者:宋宇峰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2-07-21 11:19:49

《韩非子》一书中有一个故事,叫做《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以蔡桓侯的病情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四见”蔡桓公的四种病势:腠理--皮肤--肠胃—膏肓,展现蔡桓公的四种态度:无疾--不应--又不应--体痛,最终出现扁鹊四种治疗方法:汤熨--针石-火齐--无可奈何。文章深刻揭示了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要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若一意孤行,后果则不堪设想,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防微杜渐,对症下药,及时医治。细细品来,这个故事与我们基层纪检工作有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

强化学习实践提升精准“诊断”能力。扁鹊之所以能在“四见”蔡桓公时,准确的发现病情及发展状况,是因为他医术高超,有丰富的“望、闻、问、切”经验。作为基层纪检干部,就是要把学习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掌握监督方式方法、善于发现不同监督事项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不同监督对向容易出现的问题,让监督工作更具有方向性、针对性,练就善于从监督中发现问题的过硬本领。

运用好“四种形态”提升精准“医治”能力。蔡桓公之所以会丢掉性命,是因为小病不治导致了病入膏肓。联系我们近些年来查处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无不都是从思想滑坡、理想信念丧失、“三观”扭曲开始,一步一步走向了违法违纪、滑向深渊悔恨晚已的地步。作为基层纪检干部,就是要汲取经验教训,充分运用好“四种形态”,对症下药,治病救人。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提高党员干部免疫力;充分运用“第二种形态”,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坚持给予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坚决保障大多数党员干部的健康。充分运用“第三种形态”,对严重违纪的少数党员干部及时整治违纪行为和不良风气,保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对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极极少数党员干部,坚决举起执纪监督的利剑,敢于“刮骨疗毒”,用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坚决惩治腐败,纠正“四风”。

注重教育警示提升精准“保健”能力。基层纪检干部要把预防党员干部违规违纪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采取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次党纪党规学习、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警示教育会、定期不定期开展违纪通报学习、结合重点节假日开展节前廉政谈话等多种方式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为民宗旨和纪律观念,增强拒腐防变的“保健”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