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履行职责的态度,是党员干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根本体现。而正确的政绩观能够让我们始终坚持底线思维,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明确提出“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又再次强调,要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执政为民创佳绩。“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古往今来,颇有政绩的为官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什么?是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敬畏历史、慎用职权,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干事创业。把为民谋福利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常念群众之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我们相信,只有坚守初心、执政为民,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努力奋斗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就是最佳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说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饱含热情,充满对人民群众对真挚的感情,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深扎根人民,不断造福人民,共筑伟大的中国梦。
科学发展求真绩。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求快,“快餐式”的生活节奏让很多人只顾得眼前的利益,忘记了大局意识。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摒弃单纯的经济增长思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念,探索更多更有利于人民的方式方法。一直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发展水平,需要更多的人立足新发展理念,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民族复兴。钱学森、邓稼先、黄旭华等多少科学家为了祖国的发展,鞠躬尽瘁、舍生忘死,他们注重以人为本,追求科技发展,创造了最珍贵的业绩,无论时代变迁,我们都应坚持科学发展,追求真理,注重统筹兼顾,不断推动国家走向富强。
担当作为见实绩。凡事兴于实,败于虚。正确的政绩观,不是夸夸其谈、急功近利,更不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是坚持知行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扬“钉钉子”精神。党员干部要转变思想作风,敢于担当作为,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干事创业。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头转变作风,履职尽责。还记得“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青春之歌”的黄文秀,“燃烧自己,照亮大山女娃求学路”的张桂梅……一个个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干出业绩,用担当作为扛起来时代的重任。坐而论道的谈论者干不出实绩,只有攻坚克难,练就一身真本领的行动者才能成为时代的先锋。我们共产党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反对空谈、强调实干,将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将中国梦一个个都实现。
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需求,是自我的坚守。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沉下心、俯下身,不断淬炼自己的党性,擦亮一路走来的初心。我们相信,正是有了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党员干部们,才有了老百姓的“点赞”;正是有了无数坚守正确政绩观的党员干部们,才有了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