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文学作品 / 正文
谨防“人之常情”
来源:泾阳县纪委监委 作者:郭媛媛 张瑶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2-04-19 10:24:46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人情的国度,无论生活关系还是政治关系都为浓厚的人情所浸润,至今仍有着极高的心理文化认同。“投桃报李”、“滴恩泉报”、“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等传统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但是,人情也有其世俗、庸俗乃至功利、丑恶的一面,人们或多或少都受过人情的困扰,有时甚至被人情债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人情关系,甚至为人情所诱,把人情看得高于一切,把人情凌驾于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之上,把收受贿赂当人情往来,就会陷入腐败和犯罪的深渊。

廉洁自律方面,我们对亲人既要讲亲情更要讲原则。讲原则,不是在感情上六亲不认,而是在原则性上六亲不认。在公与私面前,我们要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远离“人情陷阱”。翻开贪官的忏悔录,随处可见被“人情”所惑的贪官。诚然,领导干部也是人,正常的人情往来无可厚非。然而,关键是许多所谓的“人情”,实质隐藏着巨大的阴谋,其实瞄准的都是领导干部手中所掌握的人民赋予的权力,目的是放长线“钓大鱼”,一旦领导干部中计“咬饵”,就应了“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最终不得不出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违犯党纪国法。

亲情关系超越了公德和法律,必然滋生出陷入深渊的亲情腐败;地缘关系超越了公德和法律,必然迫使乡情变味人情变质;业缘关系超越了公德和法律,必然会使友情被当作谋取私利的资源;两性关系超越了公德和法律,必然会丧失初心深陷泥潭。所以,在廉洁自律方面,遇到这些“人情”关系,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甄别小心处理,千万不要自陷泥沼。

如今行贿受贿方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这些“糖衣炮弹”内涵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保护色。一部分领导干部逐渐失去警惕性,更有少数领导干部由于贪婪的意念作怪,利用这一方式敛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在廉洁自律方面,一定要加强对“人之常情”的警惕,这是一个温柔陷阱,其中隐藏着不良企图。对此,一定要划清公权与私情的界线,不越“红线”半步。

古语曰:“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所以“不虑于微,始贻于大;不防与小,终亏大德”。因此,越是小事,越要守住自己的原则和操守,严防譬如“人之常情”的温柔陷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网站访问量: